緩步收購 免影響整體回報

緩步收購 免影響整體回報

【小心翼翼】
領匯放眼神州,期望年內達成首個收購,不過,事實上,領匯自2011年首次「買產」後,多年來僅收購兩個新項目。
投資總監陳淑嫻坦言,即使中國機會甚多,但在避免影響整體回報率的前提下,「一步一步嚟,可能一年得一個兩個(收購項目)」。

價錢貴 買港資產卻步

自2005年上市之後,領匯在2011年6月首次涉足私人市場,向南豐收購將軍澳南豐廣場,同年再向信置(083)買入將軍澳海悅豪園商場,自此收購成為絕唱。
陳淑嫻指出,領匯一直留意本港優質資產,但始終因價格太高「條數計唔啱」而卻步。
為保持增長,進軍中國為必然之舉,不過,其發展步伐未必如市場想像般快,甚至慢過香港的收購進度。
她稱,「我哋做長線投資,炒賣唔係領匯做嘅嘢」,陳淑嫻舉例指出,中港兩地始終有文化上的差異,故此選擇與萬科結盟,專注珠三角投資,「如果淨係計啱條數就去,咁英國、上海都有好多project」。
她強調,領匯會平衡香港及中國發展,但重心仍然放在香港;在拓展內地商場的步伐上,無指定目標或數量,一切進度視乎市場及價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