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迷債推銷員你都信? - 利世民

利字當頭:迷債推銷員你都信? - 利世民

財政預算案,因劉進圖遇襲以及何俊仁,而變得沒有太多人關注。可是,江湖傳聞,有某位梁粉財主,在預算案後密密約各大傳媒及專欄作家飯局,訊息只得一個:「這個曾俊華不讓放水,就是阻頭阻勢,有礙特區政府挽回民望,是個不合作的人。」
財主是誰,呼之欲出。之前這位財主,也教訓過曾俊華,甚至將矛頭指向本地其他富豪。此人行到哪裏,都有一陣酸味,實在不難察覺。
財主發功後,忽視大小傳媒紛紛有社論表示,政府要應使則使;開支佔GDP上限20%這條死線,也不是金科玉律,要破就破,不用顧忌。除了報章社論,也見到有位雷曼前高層,出來說投資不是開支,彷彿當年那些𠱁公公婆婆買迷債的推銷員一樣,說風險低,瞓身有着數。說到底,金融海嘯後,有些人賺夠了,發財過後想當官,好在中環出入有個身份。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我這個寫稿佬只有自嘆不如。
可幸是香港人的平均智商,總比公公婆婆高出一點,迷債推銷員式的花言巧語,似乎沒有多大迴響。可是,在一眾慣了靠other people's money開飯的金融大蠱惑,又像鯊魚見到血般,虎視眈眈。一個二個都想政府將儲備拿出來,成立甚麼投資基金。給他們做莊賺點小費事少,讓他們捷足先登食大茶飯才是重點。可恨香港的老廉咖啡已經加了太多忌廉,對這些攞正牌去刮民脂民膏的金融財俊,阻嚇力不大。
香港的財政儲備放在那裏,不但是以防不時之需,最重要是用來捍衞香港的高度自治。試想,一旦特區政府陷入財政危機,究竟屆時的財政司司長,會向IMF求助,還是向北京求助?明眼人一看就知,叫政府洗腳唔抹腳,最終的結局就是奉送高度自治。
對財金權貴,有沒有高度自治,根本不是一個問題,只要過程中讓他們離岸公司的戶口,多幾個零便是。香港人,這些政治迷債,買不買,大家心裏有數吧。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