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胸肌發達、有份粗豪男子美的謝拉畢拿(Gerard Butler),這類像原始人打原始人的粗獷味道盡失。蘇利凡斯坦普頓(Sullivan Stapleton)訓練不足只有三塊腹肌,面貌也偏文藝,對付的竟然是希臘同胞惡女依娃格蓮(Eva Green),總覺不夠威武。
可是,戰爭和殺戮的血腥和恐怖卻絲毫不減,導演諾姆穆路(Noam Murro)一定吳宇森的信徒,令我邊看邊有份與有榮焉之感。慢鏡便是讓時間延長,讓你細心欣賞導演刻意要製造出來的畫面,和那份近乎靜止之美。這部電影不只有很多慢鏡,有時覺得實在太多,顯示戰場上人們被刀劍斬到血花四濺的美感,總之在能力範圍之下,每斬中一個人,他的血便如紅絲帶般畫出來,好像書法中的一筆入魂。那份淒美絕倫的半官能半精神的刺激,簡直是令我歎為觀止。
自從看黑澤大師的電影之後,我終於明白殺戮是美麗迷人,它不是變態,是人類的基因本來便有的,否則也不會有這麼多血腥電影。有了電腦特技之後,這些美麗的鮮血,這些放大了的殘酷,還有更進一步的真實性。本片有一個小慢鏡是一個人的手拿着兩個被斬了首的人頭在視境的左前方,那人應該是上着樓梯的,那兩個被人斬了頭的死樣貌當然不會好看到哪裏,你忽然發覺導演的喜好的是甚麼,我非常親切感。
但不知是看的戲院的放映機一向不太好,3D看上去全片很黑暗,大概是代表了暗無天日的殘忍戰爭,看起來卻頗為吃力,而且幾場海戰的成功和失敗,我實在看不出有啥問題?唯一的解釋是兩個領導者超無能。這完全不重要,反正這種無能是輪着來的,大家都沒差。本片還有一場兩個男女敵人以近乎搏鬥的形式在做愛,最後因為男的不肯投進她的軍隊而無情完事。其實,對於口口聲聲說自己的民族有多民主自由,影片努力在動作場面中搞作,根本便看不出來,總之便由頭打到尾,在黑暗中互相廝殺,看到最後忠和奸已經不清楚,誰能夠打敗對手成立新的帝國,也同樣不重要。本片少了肌肉男,多了各種法術妖怪,同樣刺激。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