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她初來病房的時候,同事都稱她做女魔頭,她會令到病房亂作一團,同事卻無可奈何。
背景坎坷 渴望關懷
她因為服食軟性藥物需要入院治療,二十多歲已令人有點歷盡滄桑的感覺。她不會安靜地在病床上休息,會四處亂走,有時候更不理會我們的勸告,爬上櫃頂嬉戲,這個病人最令我們頭痛的是會以自殘行為表達不滿。診斷後,確診她有人格變易的症狀,性格十分偏激,有反社會傾向。她每次出院不久都會再入院,是常客。
我們慢慢了解到她的家庭背景,可說相當坎坷,母親逼她賣淫,她自暴自棄下吸食軟性毒品。有一次,她正在醫院留醫,她的母親竟然游說她出外接客。我們不時會勸她不要再被母親利用,要重新振作。她知道我們關心她,願意多傾訴一些心事,女魔頭逐漸被開解了,臉上重現笑容。
我們照顧的病人,一般都會有家庭問題,他們長期得不到家人關心,人際間相處亦感受不到別人的尊重。來到病房後,心底裏不期然更渴望得到關心和尊重,亦因為這樣,他們往往會為一些瑣事在病房與人爭執,繼而大發脾氣。我經常會向同事說,若能夠多關心病人的感受,理解他們的需要,再輔以藥物的治療,病人康復的機會很高。
之後一段長時間,沒有見到她再入院,反而間中收到她寄給我們的心意卡,當中又透露一些近況,她結了婚,不再與母親聯絡,她說不會忘記在醫院相處的日子,因為我們的關心,她決定開展新生活,我的心願是永遠也不在病房再見到她。
撰文:葵涌醫院病房經理(精神科)黃綺麗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