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智動物:植入一刻值千金 - 柳俊江

反智動物:植入一刻值千金 - 柳俊江

假如奧斯卡加設一個「大贏家獎」,我肯肯定: 「And the Oscar goes to… Samsung!」當Bradley Cooper從Ellen DeGeneres手上接過手機,Brad Pitt、Angelina Jolie、Meryl Streep、Jennifer Lawrence、Julia Roberts各就各位,拍下這張「世紀自拍照」,已經注定 Samsung大獲全勝,在twitter即日有300萬轉發,破盡紀錄;一個星期下來,全世界各大網站的「熱門新聞」、「熱門片段」的榜首的thumbnail ,仍然是眾星拱照「三叔」;可以預計,到明年奧斯卡,大家又要拿這張世紀selfie出來討論一番。多事者如筆者又會不斷衍生討論,甚至個案研究。所以說,韓國人今次的廣告費,一定不算貴。
三星不肯透露這次「植入廣告」的費用,廣告界估算今年奧斯卡每30秒的廣告費為180萬美元,淨計三星賣的廣告時段,最低消費1,800萬美元,植入廣告要再花多少錢,可能超乎想像。不過以上每位大明星的代言費,全部以千萬計,左計右計,三星都賺。香港的電視台將商品硬銷式植入節目和劇集,十分低手,觀眾自然對「植入廣告」反感,經典的雞汁和維他命水植入,都令產品形象受損。相反今次奧斯卡的植入屬高手,觀眾反應正面,社交媒體分析機構 Kontera 的研究發現,23%的網上言論對事件抱正面態度,69%為中間言論,只有8%是負面批評。看來Ellen在後台用iPhone 發tweet,沒有帶來太大傷害。

梁振英玩「家是香港」,可能令李家傑以為學術植入都行得通。

歷史源遠流長

「植入廣告」源遠流長,有說第一個植入廣告發生於十九世紀,1873年出版的小說《八十日環遊世界》,作者收到船公司贊助,所以在虛構故事出現真實的公司,助主人翁環遊世界。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書籍、默片,不時可見軟性廣告蹤影,印象中最經典的要數八十年代《超人2》裏,超人和壞人激戰,掉到「萬寶路」貨車,再把壞人扔到「可口可樂」燈廂,猶如在紐約上空大放煙花,好不華麗。
另一個經典例子當然是占士邦系列,從Sean Connery到Daniel Craig,他們戴的名錶、穿的西裝、開的跑車、飲的美酒,都是廣告商「爭崩頭」的植入對象。Aston Martin和BMW;Martini和喜力;Omega和Tom Ford,經占士邦開光,全部成為男士恩物,聲價十倍。曾經有經濟研究,發現贊助商的平均股票價格,會隨贊助大片上畫前十天開始造好,直至影片落畫後三星期。

玩得高明

「三叔」高招,奧斯卡日twitter有300萬轉發,破盡紀錄。

可樂也需要植入?八十年代《超人2》,被超人扔上半空的壞人。

經占士邦開光的,統統成為男士恩物,包括Daniel Craig手中的喜力。

政治也能植入

說回今屆奧斯卡,當Ellen 在鏡頭前說要叫薄餅時,其實Pizza Hut有過一絲期盼,官方twitter 「抽水」:"Did someone say pizza? We got you."可惜新娘不是她,Ellen叫了自己時常幫襯的Big Mama's & Papa's Pizzeria。市場估計在奧斯卡超等座位大派薄餅,會為全國20間分店,帶來八千萬港元生意。傳說薄餅店沒有向主辦單位ABC買廣告,一切是主持Ellen的意思,果真如此,屏幕前幾分鐘的派薄餅時段,薄餅店已經淨賺過千萬美元廣告費,最後還收到Ellen和Brad Pitt等的一千美元貼士,好過中六合彩。不過,為何送外賣的竟是老闆Edgar Martirosyan?沒有事先安排之說,真是信不信由你。
電影植入、小說植入、劇集植入、遊戲植入、演唱會植入、名人植入……在事事皆廣告的今時今日,不一定商業產品才能植入,政治也能植入,美國、台灣選舉,大大小小電視節目也有意無意出現候選人身影。話說2010年台灣五都選舉前夕,郝龍斌突然到台視處境劇集拍攝現場探班,並即興接受演員訪問,大談政綱,然後在劇集中播出,惹來「市長置入廣告,濫用大眾媒體」的批評。可是郝龍斌仍是勝出了選舉,笑到最後。香港政府也在嘗試植入廣告,之前的「家是香港」,以高官出席活動為誘餌,吸引400多個民間活動加入,表明和政府站在同一陣線,不可謂不成功。心水清的市民應該記得「家是香港」是梁振英參選特首前出版的著作,所以說:「家是香港」活動是一個被植入廣告的植入活動。

學術無法植入

由於政治植入太普遍,有些人也會疑神疑鬼起來,李家大少竟然以為反對派有能力在港大民意調查植入政治宣傳,實在太高估泛民,也太低估港大。明明調查公開透明,科學取樣,定期公佈結果。偏偏心胸狹隘的當權派輸打贏要,調查指CY民望高就是公正,民望下跌就是別有用心。這樣無知看待學術的,除了土共,世上沒幾多個。也是難怪的,在這個國度沒有學術自由,自然有小人度君子之腹。為了確保人人讚頌「國王的新衣」,李家大少提議「買起學術」,用錢堆砌民意研究。且看有沒有大學「等錢使」,要賣身下海,自毀聲譽。
政壇如商場如戰場,有能力在媒體公開對質,在娛樂節目植入宣傳,屬平常競爭,不過當有人企圖在學術和新聞植入金權宣傳,則要大聲說不。否則,我們還可以信甚麼?如果三星把廣告植入你孩子的課本,你接受嗎?

Profile:

前新聞記者、主播,動物NGO工作者。現為自由傳媒人兼「另類生態學家」,透視傳媒生態、動物生態、社會生態。《反智動物》討論最高智商靈長類動物之種種反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