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近期chok上chok落,賭大市難過賭大細;新經濟股越升越有,未有貨在手的股民又冇份贏;至於中資股則如一潭死水,等反彈等到天光。倒不如還原基本步,從業績的基本因素出發,尋找值得用真金白銀落注的績優及盈喜股,起碼有數得計。
【藍籌股】
和黃憧憬分拆 上望122元
藍籌績優股,首選和黃(013)及東亞銀行(023)。和黃公佈去年業績,純利為311.1億元,按年升20%,較市場預期的300億元為高,但最令市場期待的卻是分拆屈臣氏上市。管理層上周五在分析員會議透露,和黃最多出售屈臣氏25%股權上市。
和黃派成績表後,股價連環破頂升,大行急追目標價。德銀維持和黃買入評級,目標價升兩成至120元,認為零售業務值1,900億元,或每股44元。大摩估計和黃的零售業務價值2,670億元,因增長較快及中國業務比重增加,產生更大的利潤率,維持增持,目標價由100元升至116元。市場對和黃的評級已經一面倒看好,92%分析員給予買入評級,平均目標價睇122.17元。和黃上周五收報110元。
東亞有賣盤概念
市場一向睇淡東亞銀行,惟業績亦令市場一地眼鏡碎,東亞銀行中國稅後利潤重回16%的雙位數增長,去年度賺66.13億元,增長9.19%,亦跑贏市場預測,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稱「如果有人畀到3、4倍book(賬面值溢價)我會考慮」,更有賣盤概念。
不過,投行對東亞仍然偏淡,但因估錯業績,不得不調高目標價。美林仍給予中性評級,目標價由33元升至34元,相信息差會收窄。高盛則維持沽售,但目標價由29.4元升至32元,該行解釋,今年東亞預測市盈率為12倍偏高。
【中價股】
利信達銷售佳 攻守皆宜
中型股方面,也有不少股份業績省鏡,其中鞋履股利信達(738)、玩具股彩星玩具(869)及手機設備股時捷(1184),報喜後股價硬淨,值得看高一線。
利信達1月底宣佈,截至今年2月底止全年盈利,按年將顯著增加,主要受惠同店銷售增長、毛利率增加以及出售若干物業錄得收益。翻查第三季業績,自營零售銷售及同店銷售分別增長15.2%及14.2%,在高基數效應下仍有雙位數增長,實屬難能可貴。就算撇除出售物業錄得約8,791萬元收益,單計核心業務盈利增長,今年市盈率有望回復單位數,加上有4厘息打底,攻守兼備,投資者可候回試3.5元水平吸納,中線目標4元以上。
彩星玩具盼恢復派息
彩星玩具亦屬盈喜常客,主要受惠忍者龜產品在美國大行其道,集團預期,去年全年除稅前溢利將介乎5.2億至5.5億元,按年增長達12倍,假設錄得稅後盈利4.5億元,則市盈率將回落至10倍,業績復勇下,集團有望恢復派息,屆時又多一個賣點。投資者可候3.8元水平吸納,目標再闖今年高位4.5元,潛在升幅兩成。
主要經銷電子元件及半導體產品、擁有多個國產品牌大客如小米、TCL等的時捷(1184),終於在上周發盈喜,預計去年盈利將錄得顯著增長,今年累積升幅縱達九成,年度化市盈率僅13倍。但始終累積升幅已多,不排除放榜後獲利盤湧現,故候公佈業績後撈貨,勝算更高。
【細價股】
豪特現金豐厚 抗跌力強
細價股總予人炒味濃之感,但其實當中也有高材生。市值不足10億元的北海集團(701)、豪特保健(6880)及常茂生物(954)已發盈喜之餘,更各有賣點,乃刀仔鋸大樹佳品。
按摩產品產銷商豪特發盈喜可謂理所當然,事關集團2012年盈利僅204.6萬元,而去年中期盈利則達537.2萬元,較2012年全年已高出1.6倍。當然,內地零售業務貢獻增加以及貴價新產品銷情佳亦功不可沒。豪特另一亮點在於現金豐厚,最新每股淨現金達0.62元,相當於市值近八成,抗跌力強,業績趨升下「含金量」只會更高,倘回試0.75元以下,值得低撈。
常茂成本控制得宜
主打製漆產品、物業投資及鋼鐵貿易的北海,受惠前者銷售額及毛利率改善,全年盈利將錄得較大增長,以2012年基數增長五成計,則市盈率降至8倍,估值吸引。集團去年曾透露,有意分拆部份業務獨立上市,一旦成事,公司價值將盡情釋放。投資者可於現價吸納,目標上望去年底高位0.56元,以一成作止蝕。
內地有機酸生產商龍頭常茂表示,由於成本控制得宜,以及產品售價提高,去年純利將有顯著增長,市盈率有望重回單位數。
另一方面,該股H股市值僅3億元,三大股東持流通市值超過七成,街貨甚少,一旦獲資金追捧,爆發力度更勁,可候回試1.65元買入,中線目標博上兩元。
【業務差勁】
鞍鋼表面盈喜 實際倒退
企業發盈喜固然值得高興,但當心部份屬濫竽充數,表面盈喜實際盈警。例如全年盈喜只因上半年業績出色,下半年其實已走樣,部份又可能靠特殊項目砌靚盤數,實際業務依然差勁,鋼鐵股鞍鋼(347)及航運股中國遠洋(1919)可說是當中的表表者。
中遠靠賣資產扭虧
先講鞍鋼,集團1月下旬發盈喜,預期去年全年將錄得盈利約7.7億元(人民幣.下同),與2012年蝕40.3億元比較,可謂脫胎換骨。但翻查鞍鋼首三季業績,已賺7.65億元,意味集團去年第四季盈利只得500萬元,明顯嚴重倒退,名副其實假盈喜。事實上,內地製造業持續不景氣,官方製造業PMI更連續三個月下跌,雖仍險守盛衰分界線50之上,但中央決心要調整經濟結構,基建項目不及以前吃香,鋼鐵需求肯定大不如前,鞍鋼短期翻身有難度。難怪股價走勢亦未見起色,今年累積跌幅接近兩成,亂信盈喜又會輸錢收場。
中國遠洋方面,由於2011及2012年累計已錄得虧損超過160億元,若2013年業績再見紅,按上交所規定將要被除牌,故中遠去年積極向母公司出售資產,並錄得收益接近百億元。早前公司終宣佈,2013年成功扭虧為盈,但明顯並非因實際業務改善而達標,故股價一直向下尋底,短短兩個多月已再跌逾一成,絕不宜沾手。
【專家意見】
國壽上望27元
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
「其實不少績優或盈喜股的利好因素,都已反映在股價上,再追空間已不大。個人較看好內險股,估值仍是偏低,以國壽(2628)為例,目前水平可買入,目標上望27至28元。鞍鋼(347)及中遠(1919)等則有「假盈喜」的迹象,只是全年『拉埋條數靚』,但第四季可能已經轉差,建議大家不宜沾手。」
信義玻璃有水位
康宏証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
「信義玻璃(868)積極擴充業務,未來生產超薄電子玻璃應有不錯的表現,估值落後,控制成本得宜,剛公佈的業績顯示去年毛利率由25.3%升至31.3%,相信仍有水位,中線上望8元。另TCL通訊(2618)去年由虧轉盈,智能手機銷售按年升1.7倍,毛利率亦上升,預計股價今年都『坐九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