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警告安倍 勿望甲午戰爭重演「2014不是1894」若開戰自取滅亡

王毅警告安倍 勿望甲午戰爭重演
「2014不是1894」若開戰自取滅亡

【兩會聚焦】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昨在全國兩會記者會上,回應早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中日關係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英德關係相提並論,暗喻日中衝突在所難免;王毅稱,「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批安倍比喻荒謬,警告日本不要期待1894年甲午戰爭重演,否則將自取滅亡。王告誡日本,「與其拿一戰前德國做文章,不如以二戰後德國作榜樣」,籲日方要反省歷史。

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昨按預定議程舉行外交部記者會。儘管昨凌晨發生大馬飛北京的航班墜機,150多名國人遭遇奪命特大空難事故,王毅仍如期開會,回應中日關係等重要問題後,才宣告空難消息,匆匆結束記者會回去處理。其中日本《朝日新聞》記者問中日關係問題時,特別提到安倍晉三早前把現時的中日關係,比作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和英國的關係。

昨《朝日新聞》記者提問,惹王毅重提甲午戰爭警告日本。

儘管發生特大空難,但兩會外交部記者會昨仍如期舉行。新華社

去年底安倍晉三(中)參拜靖國神社,加劇中日矛盾。資料圖片

「新仇舊恨一起報」

王毅神色凝重地回應指:「有人將現在的中日關係與一戰前的英德關係相提並論,我想強調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與其拿一戰前的德國來做文章,不如以二戰後的德國來作榜樣。」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至1918年)前,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和以英國為代表的協約國,兩大陣營因殖民地和軍備之爭最終爆發戰爭;此戰逾1,000萬人喪生。
王毅提到1894年,是指甲午年(1894年)清朝與大日本國因爭奪朝鮮半島而爆發的一場戰爭,此戰清朝大敗,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馬關條約》,中方向日本賠償白銀二億両,並將台灣等地割讓給日本。甲午戰爭被視為是繼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再遭列強欺辱的例證,是中國近代史的恥辱。
今年是甲午戰爭120周年,中日關係緊張,中國軍方不少鷹派學者不時拿此說事,接受內地媒體採訪時異口同聲稱,日本若敢在東海挑起事端,中國決不會重蹈覆轍,而會對日本「新仇舊恨一起報」。中國外長王毅昨出此言,可見北京對120年前敗戰仍耿耿於懷。

成立「全球應急呼叫中心」

王毅在會上還透露,外交部將在年內建成領事保護與服務「全球應急呼叫中心」24小時電話熱線,今後中國公民不管走到世界哪個角落,「一旦遇到危難,能在第一時間與祖國取得聯繫。」近年內地公民出國旅遊成風,輿論一直籲中國駐外使領館加強對本國公民在外國的領事保護。外交部曾稱,港澳台護照在外國可同樣享受中國外交部的領事保護。
鳳凰網/新浪網

近年內地多次發生反日大示威。圖為2012年9月東莞反日示威現場。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