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你同行︰乳癌病人勿匆忙做手術 - 張淑儀

乳你同行︰乳癌病人勿匆忙做手術 - 張淑儀

正如上文所述,由於癌症早已超越心臟病及腦中風,成為第一號殺手,一般人聞癌色變,甫知道有事,便希望盡快找外科醫生,以為切走腫瘤便安安樂樂。這種直覺上的衝動,可能後患無窮,追悔莫及。
因為按照國際標準,並不是病人今天發現有癌症,明天就要動手術切除,因腫瘤形成並非朝夕,潛伏期有可能長達半年或以上。除非是發展較快的肺癌(可能僅三個月),潛伏期較長的乳癌,發現後主診醫生首要是掌握病情,然後為病人設計一個最好的綜合治療方案,而並非匆忙做手術。
曾經有位病人,當發現患上乳癌後,家人異常緊張。由於有親戚是家庭醫生,於是即時轉介她給外科醫生。這位普通外科醫生,第一時間割走她的乳房,沒有提供重建乳房或其他的選擇。
病人其後來找我,以了解是否需要跟進治療。翻閱了她所有報告後,我向她詳細解釋她的情況,卻發現她的病情,是要打化療的。原醫生在做手術以前,並沒有為她做前哨淋巴追蹤,而是將兩組淋巴切除,病理報告以為沒有擴散。我為她補做淋巴連續性切片(Serial sectioning),發現淋巴已有微量擴散,乳癌期數於是不同了,需要打化療。這個結論,令病人非常沮喪,猶如給人打完一拳又再一拳。她呆在家中,不肯見人亦不聽電話,由姊妹日夜相陪。
心理上,一般病人認為乳癌是身上的炸彈,會隨時爆炸,所以一知道它存在,便想盡快拆除。其實腫瘤的生長,並非如炸彈般,一投下便如原子彈般炸開,而是有潛伏期。乳癌普查的意義,就在於希望在潛伏期間,及早找到腫瘤存在,而毋須等腫瘤大到手摸得到才知中招。
這位病人感到前路茫茫,不知如何是好。但路總要行下去,只是較崎嶇。所以出事了,姊妹們不要慌張及急於做手術,而是找外科腫瘤專科醫生從長計議。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香港乳癌基金會電話:2525 6033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