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巴首都夏灣拿住了幾晚民宿(Casa Particular),古巴民宿是封閉社會的一個缺口,那是當地人把家裏的一、兩個房間租給遊客,他們自己也住在屋裏。古巴的民居寬敞、樓底高,從露台可望見樓下熱鬧忙亂的街道。飛往古巴之前隆重其事搜集資料挑選民宿,第一晚的民宿是一早預訂好的,因為沒有酒店或民宿的訂房確認,就申請不了古巴的訪客證。
我第一晚的落腳點是位於夏灣拿Vedado區的民宿,尋找此民宿的過程頗為迂迴,因為從未想過古巴也有大廈式的住宅,地址也沒有寫明民宿所在樓層,所以背着背包在街上來回走了好幾次,徬徨之際,突然看見有兩位年輕背包客從大廈出來,心想終於找到了,便趕快乘電梯到14樓。當大門打開,汗流浹背的我即被屋內的佈置吸引,油畫、古董、生活照,感覺優雅溫暖。然而,此民宿的最大賣點是270度無敵全海景,加上很有性格的包租婆Marta,雖然只能住一晚,但也非常滿足。
見步行步找民宿
民宿的主人多數年紀較大,只會說西班牙文,跟我雞同鴨講,但又熱情好客得很,於是同一屋簷下就變得很親密。在這個風光明媚的加勒比海島國,人就變得悠閒慵懶一點,遊完夏灣拿後我要去另外兩個小鎮,決定不要麻煩先訂民宿,去到見步行步好了。
我先去了南岸的一個小鎮Cienfuegos,小鎮分成兩部份,一邊是舊城區。古巴鄰近的海地亦曾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其後於十七世紀割讓給法國,海地在十八世紀發生奴隸起義,社會動盪,國內的法國僑民都逃難到古巴來。這些法國人雖是咖啡農夫,但都是知書識禮的富戶人家,他們移居古巴,許多留在Cienfuegos,因此這兒有許多法國建築。
Cienfuegos的另一部份是一條又長又窄的海灣Punta Gorda,沿路建了許多精緻的二十世紀宮殿大宅,據說這是古巴最漂亮的建築群之一。在這個海灣看日落簡直是人生一大樂事,因地理環境,當你一邊看着夕陽徐徐落下,另一邊又見月亮緩緩升起,加上樂師奏出南美音樂,手執一杯mojito,這日夜交替的風光真是教人終生難忘。
日落漫遊沙灘上
之後我再去中部小鎮Trinidad,於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旅遊指南形容為「古巴的殖民鑽石」(Cuba's Colonial Jewel)。一座潔白漂亮的教堂屹立廣場之中,四周種了棕櫚樹。鵝卵石小路縱橫交錯,兩旁都是歐陸式建築,閒閒哋有百幾二百年歷史。有人踏着單車經過,有馬伕拖着馬車來,馬蹄踏在鵝卵石路上所發出的聲音很清脆悅耳。
我孭着背囊要找落腳地方,許多把家裏闢成民宿的人招我上門參觀,古巴人做生意優哉游哉,不管有冇幫襯,也會笑容滿臉、手舞足蹈地跟我聊天。可幸我算半個劇場人,雖然跟他們言語不通,總能靠豐富的表情和身體動作跟他們交流。每家民宿的家具擺設都訴說着一個家族故事,我花了個幾小時walk in揀民宿,跟家家戶戶都如此搭訕一輪後,好像逛博物館一樣,心裏滿足得很。
風光後心事重重
遊客來Trinidad除了為感受時光倒流到殖民年代之外,也為了山明水秀的環境。附近的峽谷Valle de los Ingenios有風光明媚的行山徑,聽說遠處的沙灘Playa Ancón是古巴南岸最水清沙幼的。我之前在秘魯的山巒峻嶺行得筋疲力竭,如今人在古巴真是不願再走路,只想跳進加勒比海之中。終於,又在日落時分到沙灘享受日光浴,因為是星期天,不少扶老攜幼的家庭仍在玩水。沿長長的海岸線走着,手中啤酒已喝完,但還是不捨得離開。
不過如今想來,當我在古巴過着沒有互聯網、只有秀麗風光和雪茄雞尾酒的假期時,回港已發現香港的言論、學術自由形勢越來越嚴峻,繼李慧玲被炒之後,劉進圖被斬、連鍾庭耀的民意調查也似乎成了左派的下個目標,我回港以後一直心事重重,連續兩個星期日都用來遊行。我想這個三星期的秘魯和古巴之旅應該是我今年最後的長途旅遊,我會專心在香港的工作。
秘魯的山水、古巴的陽光,我會默默記住的。
Profile:
淑女、烈女、盛/剩女,顧名思義暫無狂蜂打攪,卻樂得如浪蝶蹁躚於法律、政治及文化藝術。(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tanyachancp?ref=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