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利率改革必有陣痛

周小川:利率改革必有陣痛

【本報訊】全國政協副主席兼人行行長周小川在政協界別聯組會議上指出,利率市場化發展初期,容易導致利率走高,但當逐步形成新的均衡點後,利率「有可能會回歸(回順)」,貸款和存款利率會存在平行上升的趨勢,故從中期角度來看,「不能免除短期痛苦(利率走高)」。
內媒及外電引述,周小川以「改革必然是有利有弊」,來回應有否方法緩解市場化初期,利率走高的現象。他亦表示,中國大量的錢走向銀行信貸,惟企業缺錢、貸款門檻高,銀行貸款風險溢價越大越高,貸款利率亦因而昂貴。對於房地產貸款的資金佔比,他認為以國際標準來說,內地不算太高。

存息上浮幅度或將擴大

人行於去年7月,除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暫不放開外,其他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已全面撤銷,但存款利率則維持最多只可較基準利率上浮10%規定。經濟師預期,下一步人行可能擴大存款利率上浮幅度至20%,或允許大額長期定存自由議息。
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日前宣佈,公司無法就2012年發行的一筆10億元人幣債券,按期全額償付利息,是內地出現的首宗公司債違約個案。
周小川認為,應想辦法打破信託業界存在的剛性兌付規則,這種業界慣例,「不是政策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所謂「剛性兌付」,通常發生在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中,當信託項目運作失敗,受託資產便不能按時變現產生利息回報,惟參與信託產品的投資者,卻往往可按信託本金或加上預期收益金額,取回資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信託公司並不承諾信託計劃收益,在實際操作中,更不應承諾「剛性兌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