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全家總動員上車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全家總動員上車 - 李兆波

與一些大學生談起,他們與家人同住公屋,雖然現在大學生的身價大不如前,但總算受過高等教育,有希望在未來賺取較高的收入。統計數字顯示,大學畢業生在長遠來說,其收入水平較中學畢業生為高。但能否成事,還要看當事人的實力。
即使如此,以現時樓價計,大學畢業生要上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公屋住戶的入息有限制,普遍的公屋住戶入息中位數約是萬多、兩萬元。如果是一家四口,生活只是可以甚至是有點窮,有些更是在貧窮線以下,因為政府公佈的貧窮線是四人家庭月入1.43萬元。
當有子女出外工作,如果是中學生,家庭的收入可能多約8,000元至1萬元。若是大學畢業生,家庭的收入可能多了萬多元,甚至更多,如一些加入了跨國企業當MT的一些,收入有兩萬多元左右,家庭的收入多了兩萬元,就可以向儲蓄首期邁進一大步。

子女結婚 物業變煩惱

究竟全家總動員上車是好事還是壞事?好事是上了車,有了自己的物業,既可自住,又可作投資。壞的是當有家庭成員結婚以後,那物業如何去處置?那時父母已退休,醫療支出增多,子女的家庭狀況有變化,以現時的環境,基本上成家立室後不大可能一家人住在一個小的單位。那便要從全家很高興地一起上車,變成要商討如何維持那輛車去運行,成了很大的負擔。
全家總動員去上車,顯示了上車這目標的重要性,也同時表達了上車是很多人的夢想,而這夢想的代價不菲,由全家人一起付出便可見一斑,更甚者是上一代要為下一代的居住而煩惱。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