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沒有聽過這名字。
Nido這名字近日傳遍整個印度,連續數天各大印度報章頭版均以此為標題,這十九歲青年短時間內名聞遐邇並非因他紅,而是因他死了。
來自印度東北地區的大學生在新德里跟別人吵架,先動口再動手,三個打一個已不公平,再狠毒地把年輕力壯的小伙子活生生打死,這是極為殘暴的事情。而爭吵原因也是微不足道,如此兇殘原因只有一,Nido樣子不像印度人,他像中國人。
印度東北有七省,其中以Assam及Arunachal Pradesh為最大,Nido便來自後者,此地處於喜馬拉雅山脈高地,與西藏相連故此歷久已有血緣關係,在十九世紀初期更被緬甸侵佔,東亞血統亦因此根深柢固。惟在英緬戰爭(Anglo-Burmese wars)後便成了英國殖民地,直至一九四七年當印度正式獨立時,這東北七省也順理成章成為印度一部份。理論上,此地居民雖然外貌和地區方言跟「正統」印度人有區別,其身份及權利上卻跟所有印度人沒有任何分別。
何以印度人會歧視東北省的印度人,樣子像中國人是首要原因,在他們心目中東北地區較落後荒廢,教育水平低,文化也較原始,簡單來說──是次等人!
等等!香港人心目中的印度人是否也是普遍較落後和低水平呢?那麼是否印度人歧視像中國人的印度人同時某些中國人亦歧視印度人呢?聽來很複雜但實質不是,歧視很簡單,跟自己不一樣便可以歧視,歧視不單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心態,你我「不一樣」只是誘因,根源實來自「我天生便比你好」的不正常心態。
香港彈丸之地表面上挺融洽,暗地裏卻有不少歧視,有本地人歧視新內地移民,也有住在港島南區的有錢人歧視像我這些住在新界的「不是有錢人」,而在新移民中,來自上海北京的也會歧視來自遼寧長春的,甚至在南亞裔移民中,巴基斯坦裔也會歧視尼泊爾裔。只要有異己,歧視便可存在。
很容易見到你我不一樣,但只要肯花心思也不難見到你我相似之處,簡單例如你我都有眼耳口鼻,你我都要食飯拉屎,深入點是大家都可能向善和愛好和平,再深點可能是你我都追求愛與被愛。
眼光從「你我不一樣」轉化成「你我實一樣」。歧視便可少點兒。
莫樹錦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