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重建推土機殺入觀塘,區內將面臨翻天覆地的變化。觀塘區議會轄下的發展及重建專責小組委託樹仁大學進行「觀塘區口述歷史研究計劃」,透過訪問老街坊記錄觀塘多年來的變遷,並集結成書,但書中沒有提及受重建影響的仁信里、物華街臨時小販市集商戶堅守抗重建的經過。
仁大籌備 僅出版200本
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去年7月開始籌備出版《觀塘人表述的觀塘故事──不同年代觀塘社群口述歷史計劃》一書,書中訪問約20名老街坊、區議員等,記錄昔日觀塘雞寮、裕民坊、牛頭角下邨等發展。
居於觀塘多年的花園大廈居民黃明自20多歲就在觀塘居住,令他最難忘是當年地鐵仍未通車,只有觀塘道可出入,但有一次颱風,令巴士不能進入觀塘,他由旺角返回觀塘足足用了兩小時。
觀塘面臨重建,他指區內最有特色的地方是裕民坊,又憶述七十年代,每晚12時後就有大批小販攤檔擺檔,甚至通宵營業,熱鬧非常。
他又稱,小販攤檔主要售賣咖啡、奶茶、炒粉麵等,每杯奶茶只需5角,十分便宜。區議會指該書只出版約200本,市民可到觀塘區議會網站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