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面積細小,總希望想辦法增加空間感,設計最好兼具彈性,可以隨意運用。男戶主自住10多年的居屋單位,結婚後繼續以此為家共築愛巢,但舊間隔廳窄房多,不太適合作二人新世界,遂使出三部曲求變,令地方大了,又用得靈活。
記者:溫潤潔
攝影:王子俊
首部曲從拆掉一房開始,將原則長廳擴大為曲尺廳,感覺鬆動,多窗光猛,住得自在。
第二部曲造地台,客廳劃出一半空間,造四方形地台,面積大且用途多,台下藏書不惹塵,台面閒時可躺臥小睡;拉起中間揭板加支柱,升高當飯枱,可讓夫婦撐枱腳。親朋戚友到訪,十餘人齊齊開餐無問題,將梳化移往窗前,地台剛好與梳化連成一線,大家排排坐食得開心。
套房地台貯物量多
套房的設計意念與客飯廳近似,施展「地台二重奏」,之不過套房地台更大,幾乎填滿整個地下,以收納更多貯物量。
套房內再進行第三部曲──開拓活動式家具。於牆身半腰位置鑲木板,充當支架,再巧製兩組小層架,層架後方凸起似掛勾,任意固定在木板上及從木板卸下,作為床頭几很方便。另外,床頭板及床褥都可隨意移動,無論橫放、直放、置正中及靠近角落,悉從尊便。男戶主開玩笑說,可隨時按家居風水要求改變大床擺位。另一間房造反床櫃,貫徹活用空間原則。
凹凸磚牆 添粗糙原始味
【特色點綴】
此屋昔日鋪砌藍色地磚,設計師為了讓戶主有全新感覺,改鋪灰色木紋地磚,地台鋪灰色木紋膠地板,顏色深沉具暖意,加上防水耐用易打理,深受年輕夫婦所愛。然而,又怕深色昏暗,訂造家具以焗白油做飾面,客飯廳周邊大櫃,點綴條子灰鏡,增添亮度之餘,更富時尚氣息。
現今流行特色牆,不論廳房總要有,客廳在電視櫃後砌白色磚牆,表面凹凸不平,有粗糙原始味。套房鋪一幅有閃石的紫色牆紙,貪其繽紛耀眼。細房一壁髹黃色油漆,與其他米色牆不同,惹來注目禮。
物業:天水圍天盛苑
實用面積:650方呎
家庭人數:2人
設計及裝修:高登居室(2121 1001)
歡迎讀者提供單位拍攝及介紹,請將資料傳真2370 3886或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