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柏林專訪】一班網民上街遊行引來司局長狙擊,都可算是奇聞,發聲機會似乎買少見少,網絡變相成為反攻陣地。早前網上小說《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紅遍高登,好可能跟當中所含的隱喻引來共鳴,導演陳果因利成便借政府提供的電影發展基金,將《紅VAN》拍成電影,充滿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樂禍心情。導演希望借戲中的明嘲暗諷,來為近年受盡委屈的港人消氣。
撰文:文國駿
陳果執導的電影《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入圍今屆柏林影展的「全景單元」,日前他於柏林率領一班演員任達華、徐天佑、黃又南、惠英紅及文詠珊(Janice Man)接受訪問。《紅VAN》一片充滿政治暗喻,對現今香港政府亦有不少明嘲暗諷,專訪時仍未發生早前尖沙嘴「還我河山」式網民發起的「驅蝗行動」,在這個無限上綱的年代,一班司局長連給市民排洪洩怨的機會都不會給,急急出來表態予以譴責,令人覺得政府已經不是香港人的政府,政策已嚴重向內地人傾斜。
對於有看過《紅VAN》的人覺得陳果想借電影作出控訴,反映現今香港越來越差的生活狀況,陳果好整以暇地說:「唔可以話係控訴,其實係畀一個機會香港人入場睇呢套電影,可以發洩一下自己嘅情緒。」
盼團結走出困局
陳果認為香港人缺少宣洩渠道,作為一個擅於描述香港社會實貌反映事實的導演,他認為自己責無旁貸為港人發聲。但現實終歸現實,形勢明顯別人比我強,難免會有心灰意冷的感覺,陳果說:「其實灰心就梗有㗎啦,香港整體嘅氣氛真係每下愈況令人好灰心,不過你問我會唔會放棄呢?咁又梗係唔會,我哋要好似紅Van上面班乘客咁,希望團結,一齊走出呢個困局囉。」
提到《紅VAN》由網絡故事發展成小說,再開拍成電影,過程困難重重,陳果對原著小說作者Mr. Pizza,一個20來歲的青年人可以寫出一部滿有隱喻的小說,直言是很難得的事。陳果認為時下不少青年亦有獨特見解,借大埔一地隱喻香港現時的遭遇,同舟共濟的紅Van人就是代表港人,他說:「要度過難關就要好似紅Van上面班乘客咁團結,係咪真係要逃離大埔至係出路?可以留番畀觀眾自己諗。」
電影部份資金由香港電影發展基金投資,用政府的資金來諷刺政府,冷嘲熱諷的程度不下於電影本身。不過陳果對於戲中所包含的隱喻都是含笑帶過,他笑說:「你哋自己領會,睇得出咪高手囉!」大有看破,不說破的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