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嚐味:煮好飯 各師各法

家嚐味:煮好飯 各師各法

要吃一碗好飯,有好米,還得看你怎樣煮。電飯煲是現代家庭電器的偉大發明,但以瓦煲煮飯卻又帶有另一種不同的風味。哪一種煮法最好?可說是各有千秋、各有信徒,各有各的道理。

萬元電飯煲 煮透米心

譚玉萍萬元電飯煲用家

有人愛用傳統瓦煲煮煲仔靚飯,但到底是少數,一個好的電飯煲才是王道。我問眼前擁有最新萬元電飯煲的譚玉萍,當初買回來時有否猶豫過值不值?「有。」答得直截了當。但為了吃得一碗好飯,譚玉萍毫不吝嗇腰間錢,她這種對米飯美味度的追求,源自她的日本旅行經驗。「在日本吃到的飯已不是填肚子的食物,單獨也是美食。去旅行時除了在當地吃,我最後必定會去超市搬幾包日本米回家。怎麼選?通常就選最貴那種,一分錢一分貨,直到現在還沒有失手。」靚米在手,便要細心挑選電飯煲。市面上的智能電飯煲都沒讓譚玉萍動心,「看過一些數千元的,都是標榜功能多,但萬元的電飯煲只標榜溫度最高,達攝氏200度,說明書說高溫能將米的中心煮得熟透——這正是煲靚飯的關鍵。」於是便孤注一擲試一試。

以萬元電飯煲煮日本米,飯粒平均鬆軟,粒粒非常圓潤飽滿,真正煮透心。

以一般飯煲煮日本米,就算已浸足時間,出來的飯粒仍有點未透身,軟硬度也嫌不均勻。

「還記得買回來時,我特別煮了一煲飯,蒸了兩條臘腸,和我的家傭試食。家傭並不知道這電飯煲的價錢,吃罷她竟說沒分別!我當下也禁不住有一秒懷疑。到第二天,家傭用舊電飯煲煮同一包米,她吃了一口飯便停下來說『原來是很大分別!』她說的是新舊電飯煲的效果。哈!」譚玉萍愛美味的米飯,但她吃飯不多,卻要求吃得好。這時,她翻出一包在北海道美瑛買的米,那是她一次旅行時,在開車途上碰到的一個小農場的自家出品,非常新鮮。「我試過用萬元電飯煲來煮泰國米和日本米,煮出來的確粒粒分明,飯粒煮得較透身。尤其煮日本飯的分別更大。」
煮日本米前要先浸米是基本,但譚玉萍說用萬元電飯煲不用這樣做,她直接把乾日本米略洗便加水直接煮。「煮的時間要45分鐘,比一般略長,但飯熟不用焗便可直接食。我覺得飯粒平均鬆軟,而且粒粒非常圓潤飽滿,真正煮透心。」多說無謂,她同時浸了另一份日本米,放入用開的普通電飯煲煮,出來便見到飯粒較細小,似未煮透,而軟硬度有別。「用普通電飯煲煮,記得要焗20分鐘才可以令米粒更透心,也可改善效果。」譚玉萍說出比拼後的心得。

Panasonic IH蒸氣磁應西施電飯煲(SR-SPX183)$10,000(各大電器店有售)

這最新的蒸氣磁應電飯煲,利用高達攝氏200度的蒸氣來煮飯,要在飯煲中加水來製造蒸氣。

瓦煲煮飯 微焦更有風味

現在已退休過逍遙生活的黎汝森,原為中菜大廚,退休後閒來也會入廚烹調美食,更在家中打造了一個專業的廚房,除了焗爐設備,也設計了一個可以容下直徑12吋瓦煲的火爐。「其實用瓦煲煮飯無非貪有一點微焦的香氣,用來煮臘味飯就更正。如果人不多,只是兩三個人吃的話,其實用細瓦煲,火力會較均勻,比較好掌握。煲仔煮飯其實不算耐,但就是不能離開廚房。「以前工作時,一次過要煮十五、六個煲仔飯,全部都要看火,好不忙碌。」如何一眼關「十六」?森哥說當然不是打開蓋來檢查,關鍵是看煙。「看煙便知道飯熟了沒有。剛開始煮飯時,煲蓋氣孔跑出來的煙會很濁,而且往下墜,但煮到後段,煙會往上升,而且變清,待會你便會看到。」

瓦煲臘味飯

與此同時,森哥開始着手洗米煮飯,「現在的米都很乾淨,以前洗米會出現灰色水的情況已不復見,所以只要沖一沖便可。」說罷他便加水,水份約在手背中指頭一節的高度左右。用中大火去煲12分鐘,開始收飯水,之後的「動作」最關鍵。我本想問是,要攪拌嗎?森哥已搶着說:「有人怕黐底,這時會用筷子攪拌一下,這便大錯特錯!」當用筷子攪拌過,米水中的澱粉會帶到煲底,煮起來反而更易黏底。「正確的做法是用筷子在米中輕插幾個孔便可。如果煲臘味飯,便在此時加臘味;如果煮白飯,蓋上蓋便可。再煮20分鐘,焗一焗便成。」森哥說自己在家用靚泰國米,白飯都好吃。

黎汝森原職大廚,退休兩年,閒來愛煮一鍋愛心煲仔飯跟家人分享。

筷子斜插米中,製造疏氣孔,煮飯熱力更均勻。

往上升的蒸氣表示米飯開始熟。

起死回生靚豉油

但如果不是買最靚的米來煮飯,便要來個「起死回生」的煲仔飯豉油。森哥教路:「以前的酒家煲仔飯豉油,是用豬油加生抽、冰糖去煮,淋在飯上香滑又有味。但現在講健康,改用老抽、生抽和冰糖。」

煲仔飯豉油做法:將老抽300毫升、生抽38毫升、冰糖一小塊放入煲中,以細火煮至冰糖溶化即可以用,剩下的放雪櫃,每次用完再煮滾便可,可放約一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