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怨氣沖天,鵝頸橋下人頭湧湧。昨日驚蟄,有逾千市民在鵝頸橋下打小人「出氣」,人數是去年的好幾倍。最旺場的打小人檔攤,長期有近百人排隊,有市民要輪候近七小時才能成功打小人。橋底一度塞得水洩不通,警察要架起鐵馬維持秩序。
記者:梁御和
昨日的鵝頸橋底,「啪、啪」聲此起彼落。平日橋底只有五至六檔「小人婆」長駐,昨日卻多達26檔,人人打不停手。其中最旺場的小人婆,是由1992年開始,每年驚蟄也專程由大埔前來擺檔的林姑,她由昨早7時「打」到深夜12時。
小人婆日賺3萬
「今年生意好過舊年!」73歲的林姑指,為應付長長的人龍,她要與家人分工合作,兒子負責燒衣點香,姨仔負責打小人,除了用鞋打,也用鋼刀劈,林姑則在旁念念有詞,為客人解災難。記者中午開始觀察,專程幫襯她的人龍,長期保持近百人,平均每人要輪候兩小時,以每次打小人50元計算,林姑一日穩袋3萬元。
午飯時間,聚集在橋底的市民越來越多,不少首次前來打小人的市民,看到長長的人龍後卻步。在銅鑼灣公司上班的蕭氏夫婦,趁午飯前來打小人,「舊年俾公司同事篤背脊,聽朋友講嚟打小人,之後順利好多,今年再嚟」。但兩人排隊輪候了三個多小時後終於放棄,「條隊好似冇郁過咁,趕住返工,下次先打喇」。
另一名70多歲的成婆婆,由早上10時起,足足輪候了七個小時才成功打小人。「有一年唔記得嚟打小人,結果屋企有事,點排都要打到為止」。她指,今年香港社會怨氣大,「佢(特首梁振英)做得差」,多了人打小人出氣,「舊年(早上)9點嚟到,中午已經打完」。
眾多檔攤中,以在橋底長駐的本地小人婆較受歡迎,其中在橋底開檔14年的梁婆婆,人龍保持有50多人。其餘幾個長駐的小人婆,長期也有20至30人在輪候,大多是熟客。
此外,也有市民即場光顧販賣打小人物品的檔攤,小人紙,紙老虎,連一包大豆白米,每份10元。檔主阿May指,今年打小人的檔攤較去年少,未知是否前日入境處的行動,令黑市小人婆卻步,又指每年驚蟄也會前來擺檔,一日可賺600元。
遊客感興趣
劉小姐:
「旅遊書說(打小人)最多人排隊的婆婆最有效。」
熟客年年打
「社會怨氣大,多人搞搞震,我年年都幫屋企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