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戲劇紓鬱結

用戲劇紓鬱結

【另眼看戲】隔周五刊
狹小的房間,年輕女囚犯,從旁監視的監獄職員,不能自攜任何物料,只能用監獄提供物料的戲劇工作坊──一個我毫不熟悉的工作環境。負責人找我時說,工作坊的目的是讓囚犯多學一門技能,我卻心裏有數,戲劇能為她們帶來的,非只一技傍身那麼簡單。
我們做了一個過程戲劇,內容關於一個叫Teena的女孩,她自幼被遺落在某部族,由族人養大,族人視她如珠如寶、一如己出,豈料Teena 9歲時,尋親多年的親生父母尋到部族來,想帶Teena回到都市生活,族人面對一場心理交戰,最後決定讓Teena與父母團聚。

牢獄欠表達空間

工作坊尾聲,我請參與者分享感受,一位青年說:「我覺得監獄這裏是那個部落村,出獄後的世界是那個都市。」她的意思是,監獄提供了保護,有安全感,外面的花花世界卻充滿誘惑,擔心自己把持不住。
有人不同意這個說法,認為畢竟回到親人身邊最重要,而且不能永遠躲在保護罩之中,接下來又有人談到家人無法提供支持的話,會往哪裏找依靠……一段段對出獄後生活的擔憂、期盼、展望,因着故事提供的隱喻而帶出。
本來沒預料在首節工作坊便出現這些深情對話,事後我想,也許牢獄生活欠缺的表達空間,由戲劇提供了平台,使囚犯得以把鬱結道出,獲得一個審視自身處境的機會,也從別人的處境與想法中得到參考。
撰文:香港藝術學院高級講師/課程統籌
(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陳玉蘭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