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門大開:情緒政策化 - 添馬男

中門大開:情緒政策化 - 添馬男

李嘉誠接受胡舒立訪問,回應民粹主義,佢認為政府要避免情緒政策化,一出手就篤正梁政府死穴。梁振英用政客思維去定政策,眾人皆見,邊度有水抽就走去邊,根本冇一套核心施政綱領,競選時就投其所好,討好學術界、傳媒、社運界,明明係建制派中左傾路線,就偏偏包裝成進步改革力量,香港知識分子幼稚病,當時紛紛中招。佢成功第一步,係把握到社會情緒變成競選工具。
但要將情緒「政策化」,談何容易,因為政綱可以天花龍鳳吹水唔抹嘴,但當落實成政策,就要經過官僚理性,包括財務評估、政策影響、執行細節等,而要go through整個官僚程序,係要靠個人政治能力,而非用政治鬥爭,用梁粉在外圍攻擊政務官及其代表理念。
梁振英根本唔重視執行力,但又要掩飾無能,唯一方法是諉過於人及走捷徑,因此先有不斷推出經常性派錢政策,因派錢冇乜政策理性可言。
情緒政策化典型例子係「港人港X」,政策理性欠奉,但又想回應社會情緒抽抽水,於是就用立法方式帶頭歧視內地人,政務官集體沉默,心裏邊就「媽」唔停口。好嘞,結果到中央不滿,就慌忙轉軚,絕口不提港人港地政策。更連帶影響到對自由行overload,提都唔敢提,怕又惹起中央不滿。民粹政客左搖右擺作風,盡顯無遺。
至於李嘉誠期望政府有合適之創新科技政策,培育人才,對民粹政客而言,非不能也,不為也。
因為呢個係長遠投資,非三五年內見效,民粹政客最喜愛搞「項目」、搞硬件,因上馬易,快有嘢睇,老董年代大量硬件落成,現時有冇善用?九龍塘超靚地又一城附近個InnoCenter,仲有幾多incubation項目?有幾多已變成established公司「廉租寫字樓」?分拆科技局,睇怕又會回到老董舊路,大搞創科「項目」,十年如一日。
早講過香港根本冇政府導向產業政策所需之政經條件,以前冇,現時更加冇,以梁振英與主流商界關係,有乜可能官商合謀推動產業發展,有錢佬科技投資當然會選擇美國、以色列,點會選擇香港?所謂產業政策,何嘗唔係一種情緒政策化,扮勁扮做嘢,好似好有規劃、好有願景,扮領袖、扮有型,其實本質係cosplay。

梁粉無視公眾利益

唔信?大家不妨睇睇當日機管局內新貴梁粉羅康瑞火併前朝人主席張建東,不惜公開頴爛塊面,背後原因不過係為咗想搞個航天城商場,而不惜令第三條跑道受拖延,但第三條跑道涉及香港空運樞紐競爭力,航天城商場又點能夠比,鬍鬚仔在預算案力挺第三條跑道重要性,同梁粉對着幹,以公眾利益為先。
一個民粹政客加上一棚以個人短期利益為目標嘅商界支持者,會搞出乜嘢水平嘅產業、創新、科技政策?大家不妨買定花生,可恨者當中所動用之公帑,係你同我都有份比!

添馬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