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機場交通接近飽和,民航處在2011年斥資逾五億元購入新空管系統,望提升航班處理量,原定於2012年啟用。但系統至今仍在測試中,更被空管人員大彈不是,處方至今斥資8,900萬元不停為系統加裝新功能,啟用日期更可能推遲至2015年底。
被彈「唔user-friendly」
這套叫Autotrac3的空管系統,由民航處向美國雷神公司購入。處方因應新系統提供給空管人員的訓練有三階段,利用雷達模擬器的首階段已於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分批進行。但據悉在這階段中,不少空管人員都表示系統有缺陷。
有空管人員指,「好多tools(工具)都冇咗。對年紀大嘅空管嚟講好難適應,好似你用開Windows,𠵱家突然要你用Mac機,好唔user-friendly」。
據悉民航處有高層拒絕簽收系統,要求生產商加裝功能改進,「但生產商已經履行咗合約,𠵱家你要佢再加嘢,要花多納稅人一大筆錢。而即使年底啟用,𠵱家要訓練空管人員已經訓練唔切」。
民航處2007年曾指,舊空管系統無法處理2012年後的航空交通量。消息指現有系統已開始不勝負荷出現當機,需以不同系統交替運作應付需求。該名空管人員稱,民航處搬遷空管系統一定要選擇長假期以外航班較少,及天氣好的秋冬季進行,因此系統現時最快在2015年底才能搬遷。
加碼8,900萬元改善
民航處回覆稱,新空管系統正進行現場驗收的準備工作,將在2015年投入服務。至於新系統的改善費用,已由2012年的4,200萬元上升至今8,900萬元。民航處指,系統延誤啟用原因分別因總部工程需重新招標、因應民航組織最新要求改善、以及新系統複雜,需時測試確保新系統安全可靠,總開支並無超出政府所批預算上限。
現時機場每日的航班處理量為每小時65班,新系統啟用後每小時可多處理三班。去年本報曾接獲一名自稱印度空管人員指,民航處所購的新空管系統有安全缺陷,並已被印度機場淘汰,但該處其後否認入錯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