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市唐人街街市爆發罕有的皮膚感染病潮,至少已有30人中招,全部人都曾在唐人街街市買海產。當局發出警告,提醒魚販和消費者,接觸處理活海產或未煮熟的海產時,必須戴手套。
海洋分支桿菌(Mycobacterium marinum)存在於海水、海產和魚缸,人類甚少感染。但衞生當局上周接到醫生報告指有關個案近月急增。平常該醫生一年只遇上一個個案,但由去年8月至上月已診治15人。當局調查下,發現另一醫生亦診治過約15人,因此不排除尚有更多個案。
「應戴手套處理活魚」
已知的30名病患,都曾在布魯克林區日落公園(Sunset Park, Brooklyn)、皇后區法拉盛(Flushing, Queens)或曼哈頓的唐人街街市買過海產,大部份是被魚骨刺到,亦有人被龍蝦刺傷。
人類染到該種桿菌,多數要數周才會出現症狀,包括手或臂出現輕微紅腫、損傷,或會疼痛,手指活動困難,傷口久不癒合,桿菌亦可蔓延到皮膚下軟組織以至肌腱。
患者初期可用抗生素治療,但一直不理的話,神經和肌腱或會受損,就要動手術。但沒有證據顯示食用有關海產會致病,桿菌亦不會人傳人。
紐約市衞生部官員指:「如此集中地出現30個個案,極不尋常。」當局發聲明提醒公眾,「尤其是手部有損傷的人,應戴防水手套處理來自唐人街的活魚和海產」。
目前調查尚在初步階段,未能排除其他感染途徑,亦未確定是否僅上述三個街市有問題,現正了解街市清潔程序和魚檔清洗魚缸方法,亦追查海產來源以及最近有否出售新品種。當局已通知紐約州漁農部和衞生部。
有關街市前天(周三)如常營業,不少顧客未聽聞感染事件。但有人表示會改到其他街市買餸;另一中年男子則說:「我暫時不吃魚了,多吃些牛扒吧。」但一名華人說:「我不擔心,小心點就是了。」
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