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再摑梁振英

李嘉誠再摑梁振英

【本報訊】自特首梁振英上台後開始封口的長實主席李嘉誠,繼上周發表「冇能力又爭住做」言論,被指暗批特首梁振英後,近日再在內地媒體上評論香港目前管治問題,若有所指地說:「社會怎會不認同一個真誠為社會、為百姓服務、懂得處理與各持份者關係的領袖?」又指政府施政「切忌情緒政策化」。不得民心的梁振英管治混亂,似令李嘉誠非常不滿。
記者:麥志榮

李嘉誠去年底接受內地南方報業集團訪問後,內地「財新網」昨日也發表李嘉誠的長篇訪問。訪問過程橫跨幾個月,財新網記者去年底訪問了李嘉誠兩次,之後多次補充,最新一次補充訪問在本月4日,從照片可見其紅顏知己周凱旋陪伴訪問。
在2012年特首選舉中表態票投唐英年的李嘉誠,過去兩年多次發言暗諷梁振英,繼上周發表「冇能力又爭住做」言論後,在最新訪問中重申無論是公務員治港還是專業人士治港,最關鍵是制度治港及法治治港,「法治社會,就是能夠制約和監督當權者的權力」。

李嘉誠

憂民粹主義升溫拖累社會

他更稱:「香港人才濟濟。社會怎會不認同一個真誠為社會、為百姓服務、懂得處理與各持份者關係的領袖?一個對事情看得透,對民情敏感度高,連微細變化也能抓住,知道如何好好運用資源,怎會不受歡迎?」
李嘉誠的言論似是針對民望低沉的梁振英。根據港大民調,梁振英民望得分在2012年上任初期為51.2分,過去兩年推出派糖、限奶令、盲搶地等圖爭取民心的措施後,上月民望得分跌至46.4分。
李嘉誠又批評,「香港近來民粹主義升騰,照這樣下去,用不了五、六年就會面目全非」。

籲政府切忌「情緒政策化」

李嘉誠指政府切忌情緒政策化,因會造成惡性循環。而香港只從扶貧的思維出發,是解決不了競爭力不足的問題,批評不少政客只會推波助瀾、結聚憤怒,視之為得到選票、得到權力的平台。對中港矛盾,他也認為政府有責,因香港地方小,若因為資源安排分配問題,令部份港人有所感受是可理解的,認為政府應盡快檢討因資源不足致市民不便的問題。
有商界人士稱,梁振英上場後推出的如限奶令、港人港地、雙辣招及雙非零配額等,都是「情緒政策化」的例子,尤其是以往外資所參考,由調查機構評估的香港政策風險指數都是零,但梁振英上場後相關指數升高,「因為人哋唔知政府幾時鍾意轉政策」,反映外資亦覺得梁振英治下本港政策風險增加。該商界人士更批評,日前梁振英還聲言要少做一些影響香港經濟發展,或影響本港國際形象的事,但從他的政策來看,梁是「講一套、做一套」,相信不少人認為李嘉誠再「摑梁一巴」。
中大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陳健民指出,民粹是指當一個社會內的民眾感到不安全、不穩定時,就可能有人利用迎合民情或煽動仇恨手法爭取支持,民粹可能來自民間,亦可能是政府。目前香港正處於此種情況,年輕人感到無前景,政治上一國兩制不斷受威脅,社會上自由行帶來極大壓力,「市民唔知要再等多幾班地鐵至上到車」。而李嘉誠代表的地產霸權也是成因之一,大部份人買不起樓,根本無安全感。梁振英上任後推出的扶貧及房屋政策,都是圖平息市民不滿情緒的民粹措施,所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也要落閘叫停。

梁振英

李近年暗諷梁言論

【2013年】
3月
愛國是要真真實實,你愛自己國家,你講真話!做實事!有貢獻!是一個國民要應該做的事。
8月
政府的政策與規限影響旗下業務,並會對下半年構成挑戰。
11月
香港不能人治,永遠不能選擇性行使權力。

【2014年】
2月
有能力嘅人唔出聲,冇能力嘅人又爭住嚟做。
3月
切忌情緒政策化,因為這是個大滑坡,會造成惡性循環。
社會怎會不認同一個真誠為社會、為百姓服務、懂得處理與各持份者關係的領袖?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