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聽過,如果在香港地上鑿一個洞,穿過地心,直到地球的另一面,鑽出來時,將會是阿根廷北部。不知道是否因為這重關係,兩地近日的遭遇竟有相似之處。政協常委、恒地(012)副主席李家傑,連同梁粉及左報連日不斷發炮狂轟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的調查不科學、反政府,需要取而代之,凶神惡煞之處,竟然與阿根廷政府近年政治檢控民間調研機構遙遙呼應。
阿根廷通脹數字弄虛作假
阿根廷官方舞弄通脹統計數字的離譜,早已是世界笑聞。當地的統計局自2007年新政府上台後,便不斷被整頓,引入心腹,趕走舊部。整頓後的統計局不斷搬龍門,修改通脹定義,加大有價格管制或補貼的商品比重,自此官方通脹數字便開始與民間機構所作統計南轅北轍,例如2002年官方報物價升10.8%,民間平均卻是近26%。
離譜程度,是政府內部都不會參考官方數字,甚至精神分裂到,支持工會要求加薪兩至三成的訴求,說是可以增加購買力刺激消費。
自己呃自己不緊要,但當地政府為所欲為到,不容許任何揭破國王新衣的小孩出現,當局相繼以不夠科學、有欺騙公眾之嫌、要保持數據質素等借口,批評當地民間統計調研機構及經濟師,發佈與官方不呼應的數據。又賴這是敵對傳媒協助別有用心的商家用通脹數字做文章,從中漁利。
阿根廷政府不單口誅筆伐,他們向不聽話的調研機構,發信警告威脅提出檢控,更有先後多家機構甚至是前統計局官員,因為公開自己的通脹估計,而被相繼罰款十多萬美元。在官非兼傷財下,不少機構確實就範,不敢再公開自己的通脹估計。
國際社會去年終於開始施壓,一年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通過制裁,指阿政府若不採納一個更為公道的通脹統計,便不再讓其申請貸款,甚至會褫奪其投票權及會籍,是首個被IMF以不肯提供準確通脹及經濟數據而制裁的國家。這才迫得阿政府讓步,於上月公佈了新的通脹計算數字,並且停止再向民間機構提檢控及罰款。
謊言或會令扶貧形象幻滅
阿根廷政府為何這樣着緊通脹數字?還不是因為民望之故。阿根廷經歷多次超級通脹及貨幣危機,市民都有心理陰影,故此嚴控通脹肯定是可以攞分的政績,而令通脹失控卻是摧毀民望的關鍵。通脹率仿如民望的指標,政府自必然要令其可控,而且不被挑戰。再加上,當地政府一向以扶貧邀功,但若通脹真相顯現,意味貧窮戶的購買力大減,貧窮人口亦會大增,扶貧有功的形象便立時變成「鏡中花、水中月」。
當然,欺瞞通脹真相,猶如掩耳盜鈴,阿根廷經濟最近又再水深火熱,與政府的低級管理能力不無關係。香港好學唔學,竟然走去仿效人家打壓統計調研機構,是否想淪為當地一個小城的級數?到時難道要唱「Don't Cry For Me, Hong Kong」?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