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薑果然是越老越辣!貝萊德公佈的《環球投資者取向調查》顯示,本港不同年齡層的投資者當中,以「銀髮族」最自信,86%的65至74歲人士有信心作出正確投資決定,只有54%「80後」表示有信心。
記者:黃家欣 關穎欣
調查訪問全球12個市場逾17,600名不同收入水平的投資者,當中包括9,000名女性。發現兩性對投機金融市場的取態一般不同,全球只有17%女性自視為活躍投資者,遠較男性的28%為低。
80後活躍投資者只32%
調查發現本港投資市場中,年輕一代較老一輩更為保守。5個年齡層當中,25至34歲、即所謂80後人士當中,僅32%稱自己為活躍投資者,遠低於65至74歲組別的53%,亦低過「叔父輩」、年齡介乎55至64歲組別的50%比例。
在受訪80後當中,47%表示已作好投資準備,但不知從何入手,是五個年齡組別中最「迷惘」。僅61%認為未來的財政掌握在自己手上,較銀髮族的80%為低。此外,只有54%的80後有信心能作出正確的投資決定,遠低於銀髮族的86%。
對於港人關注的住屋問題,80後比一般香港人欠缺信心。在25至34歲的受訪者中,69%人沒有信心可以儲夠首期買樓,比率較一般香港人為高。
以性別區分,調查發現香港女性的投資態度較全球女性積極,但相較本地男性保守,與全球趨勢脗合。本港有36%受訪女性稱自己為活躍投資者,高過全球的17%比例,但仍低過港男的50%比例。調查向受訪者舉例,如果賺獲額外1,000元會如何使用,29%港男表示會投資於金融市場,但港女只有22%。
42%港女願高風險投資
女性承受風險的意欲較男性低,其中有54%的港女表示「在理財時不願承擔任何風險」,男性則只有48%。不過,有42%港女願意承受較高風險投資,以獲取更佳回報,港男則有52%,比率高過全球女性的22%及男性的34%。
記者昨日進行街訪時,受訪的盧小姐表示:「唔會炒股,之前輸過錢。目前有投資保險等較穩陣產品,金額大約幾千蚊,佔每月人工三分之一。」另一位訪者鄭小姐則透露,每月動用20%人工買月供基金,都有興趣買股票,但偏好收息型。
貝萊德亞太區(日本除外)零售業務主管莫達文表示,全球女性的理財取向明顯較男性審慎,但本港女性在理財方面很明顯地比環球各地的女性突出,除承受風險的意欲較高,對儲蓄及投資的興趣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