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議局說要組黨,許多人不以為然,覺得從人口結構上看,這個牌頭的政黨好打有限。心水清一點的,就會想到,功能組別快要成為歷史,鄉事要捍衞本身利益,準備好下一步棋,是正常不過的事。
還有一點比較少人提及到的因素,就是2047年過後,究竟原居民還有沒有起丁屋的特權,仍然是未知之數。《基本法》說50年不變,50年過後,甚麼可以變,甚麼不可以變,基本上是政治問題,大於法律問題。鄉事及早準備,捍衞後代權益。
說起2047年大限,有高人提醒,再過幾年,銀行新批的三十年期按揭,要考慮到應該怎樣控制風險。話說在八十年代,也有人提出過香港地契的問題,結果《中英聯合聲明》解決了這件事,香港的業主才度過了一次危機。
香港好快就要到這個關口位置,我也聽過有識之士說,按道理政府應該不會冒破壞社會秩序之險,提出要收一分一毫。可是,這個承諾要今天的政府去做,又似乎沒有可能。所以,今次和八十年代一次不同,2047年大限的問題,未必會有一份像《中英聯合聲明》般的肯定。
回到鄉事政黨,本來一個狹隘的特殊利益群組,要成為政黨,幾乎沒有可能。不過,要是這個政黨的使命定位在延續《基本法》保障多50年,說不定對業主和準業主有一定叫座力。政治的藝術是尋求最大公因素,爭取最多結盟,這也是鄉事政黨化的唯一可行方法。
究竟鄉事黨會怎樣發展,其實不是我最關心的問題。但現在香港的樓市已出現疲態,我最擔心是,一旦出現美元升人民幣跌的perfect storm,再加這一隻黑天鵝,到時特區政府,有能力應付各種政治經濟的挑戰嗎?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