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傳媒滅聲 民調機構也被滅聲 - 盧峯

蘋論:傳媒滅聲 民調機構也被滅聲 - 盧峯

還是前港督彭定康肥彭有遠見,早在十八年前的一九九六年已預言破壞香港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元凶不是北京,而是那些爭相向「阿爺」獻媚的人,他的原話是這樣的"My anxiety is this: not that this Community's autonomy would be usurped by Peking, but that it could be given away bit by bit by some people in Hong Kong"(我感到憂慮的,不是香港的自主權會被北京剝奪,而是這項權利會一點一滴地斷送在香港某些人手裏。)
回歸十六年來北京步步進逼,希望增強對香港的控制無疑令高度自治逐漸褪色,但損害最大,最可恥的還是助紂為虐,拿港人的自主權和核心價值換取當權者歡心的香港權貴。星期二在北京政協會議上大放厥詞的政協常委、恒基地產副主席李家傑就是最新近、最典型的例子。
這位「富二代」不知是因為有機會見到領導人而興奮過度還是想邀功,一開口發言就殺氣騰騰,把市民爭取真普選的努力說成挑戰中央,把和平佔中運動貶為向中央政府施壓的陰謀。更令人震驚的是,李家傑在毫無證據,毫無佐證下點名攻擊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先生,批評他拿統計數據作工具,配合「反對派」攻擊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令中央及特區在敏感時刻失利,陷於捱打狀態。李家傑又建議要「另起爐灶」搞不會跟中央、特區政府對抗的民調機構。
不想也不屑猜測這位「富二代」想達到甚麼效果,只知道他發言水平之低,動機之齷齪可說是史上罕見,比網上的「五毛黨」或言論打手還不如。先看一看事實,鍾庭耀先生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民調機構,回歸前已開始就重要議題做民調,為特首、議員、政黨評分,為施政報告、財政預算調查支持度也是長期工作。這許多年來不管是香港或國際學術圈從來沒有人質疑民調的科學性及有效性,也沒有任何證據或事實指調查結果是刻意揑造及扭曲以迎合某些政治勢力。李家傑的指控完全是無中生有。
而且正如其他學者指出,港大民調從問卷到抽樣到詳細結果都全部公開,假若鍾先生或他的同事有任何造假、篤數的做法,外間早已發現及大興問罪之師,港大及鍾先生也將失去公信力。可是情況恰恰相反,港大民調計劃非但沒有被學界及公眾質疑,調查的範圍及議題更越來越闊,委託的人也越來越多元化,包括跟政府關係密切的機構。這不正正是對李家傑最有力的反駁嗎?
為甚麼李家傑這位「富二代」突然要誣衊港大及鍾庭耀先生呢?原因之一是「富二代」親近北京當權者多了,對社會上不中聽、不合意的意見難以接受。在改變不了民意下便歸咎於messanger,遷怒於把訊息如實反映的機構與個人。此所以他們對獨立敢言的傳媒固然恨之刺骨,對反映民眾想法真相的民調機構同樣牙癢癢。鍾庭耀先生及港大民調計劃一再受建制派及親中要人騷擾攻擊不是沒有原因的。前特首董建華的助理路祥安不是曾特別向港大高層「關心」過鍾庭耀先生嗎?
另一方面,「富二代」也許以為是香港各大學的金主,自覺年來捐獻了不少,大可以對大學的事說三道四,對不合他意的學者指指點點,好令他們知道「金主」不高興,從而「識做」。換言之,「富二代」的言論是一種變相的威嚇,是對學術自由自主的嚴重衝擊,市民、學者、大學當局及立法會實在不能等閒視之。
香港這個冬天真的特別冷。近幾個月以來衝擊、侵損港人基本自由及核心價值的事接踵而來,敢言報章被抽廣告,名嘴被炒,劉進圖被斬已令新聞、言論自由亮紅燈。現在又有集權、錢一身的「富二代」肆無忌憚的威嚇學者及學界,侵害學術自由,要民調機構滅聲。再這樣下去我們還有說話的空間與自由嗎?香港還有言論、學術自由嗎?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