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廁所先想到公廁。
一個國家或一個城市文明高低除街頭垃圾多寡也亦公廁設計及乾淨水平,這便是國民或市民至基本的面子。
某年跟西方朋友到深圳夜蒲跳舞,曾經居住內地鬼子佬首個反應:「地方設計並顧客面孔衣着新潮,中國改變真大!」
提醒他去完廁所再點評……
未入廁所,離門十五呎,一陣尿臭撲鼻而來;回頭笑說:啊,回來了,回到中國了!
不是中國人的屎尿特別臭,而是清潔工人用地拖拖過尿盆馬桶附近一併將飛濺尿液拖至整個廁所,甚至外面走廊,這問題由上而下:不細心,沒關注,轉個彎,就是強國強到高唱入雲,難保即時露底。
內地過去廁所有一好處,踎廁。
首先免透過坐廁跟陌生人屁股隔時空接觸,清潔。其次蹲下動作練腳力、拉鬆筋腱、提氣收肚腩。
你以為我講笑?
資深師傅教落:再忙一天蹲立五組,每組十下上落,雙腳及腰力皆補益。坐慣坐廁的我們失卻屈膝蹲下本能,不單止腹不出力沒機會用力運氣,久而久之積聚脂肪成肥腩。國內幾乎全民皆踎年代何曾見過肥腩人?(除每天必做出恭動作,騎單車及走路不自覺而運動亦身體大裨益。)
不理安倍,日本人廁所文化的確高水平;除卻坐廁矯枉過正鋪上毛森森乳膠海綿包裝,那可是滋養皮膚病菌的溫床。
人生樂事在乎四得:瞓得(能睡),性得(什麼叫幸福?就是性福,用普通話說一遍,二事通、同),食得(能吃),屙得(大小便暢通)。
四得通,基本精神爽利、思考敏捷,健步如飛。
問問自己:可有便秘?可見小便頻頻?
有朋友坦白;三,四天才得一次大便。更有人,15分鐘屙尿一次……
嚇得我!習慣早晚皆出恭。三,四天才出一次?簡直不可思議,什麼病也因此積聚成疾。講什麼排毒也白費,大小二便,正常暢通,乜毒也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