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土親情(專欄作家 古德明) - 古德明

糞土親情
(專欄作家 古德明) - 古德明

二月二十三日,澳門拱北關口有一位蒙古漢子北向長跪,遙哭父親捐館。他叫王寧,一九八九年參與內蒙民主運動,六四之後,流亡紐西蘭,創辦《首都華文報》,招中共嫉視,最近父親病篤,想回鄉見父親最後一面,卻遭中共拒於國門,只能徘徊國門之前,直到家人傳來「父已逝」三字短信。
《後漢書》卷四十一載:光武帝年間,堂邑縣民防廣為父報讎,被捕入獄,獄中聽到母親病死,「哭泣不食」,縣令鍾離意知道了,感同身受,「乃聽廣歸家,使得殯斂」。防廣辦好喪事,自動歸獄。鍾離意把案情上奏朝廷,防廣竟得免死。這是舊中國重視孝義的時代。
而即使王風式微,奸雄當道,也不會完全泯滅人性。《殷芸小說》卷四載:曹操借故殺害正士楊修,事後寫信存問楊修父親楊彪,並餽贈大批財物:「念卿父息(父子)之情,同此悼楚。謹贈足下錦裘二領,官絹五百匹,錢六十萬,青㹀牛二頭,八百里驊騮一匹……所奉雖薄,以表吾意。」可見惡如曹操,也會軫念所謂罪臣的父母。
中共卻能視親情如糞土。二零零九年五月,瀋陽小販夏俊𥧌不堪城市管理員打駡,在城管辦公室抓起利刃,刺殺一人,獲得輿論同情,「免死」呼聲此落彼起。案件延至去年九月,他突然給抓去處死,死前要求和妻子張晶、十三歲兒子夏健強合照,遭拒絕了;要求拍張相片給兒子留念,也遭拒絕。
一九八九年六月三日深夜,天安門廣場一輛燃燒的裝甲車上,有個二十四歲少年振臂歡呼。他叫朱更生,六四之後,判處入獄二十二年,母親天天倚閭而望,終於患上癡呆症。二零一一年,朱更生回到家裏,向母親下跪磕頭,他母親似乎突然恢復一點記憶,含含糊糊說了句:「孩子,你回來啦。」但這點記憶轉眼即逝,從此她又癡癡呆呆,直到今年一月去世。而朱更生背負六四罪名,不可能找到工作,阮囊羞澀,只能高利舉債葬母。中共可以開懷大笑了。
中共的教化,當然也傳到香港。今年一月十日,囚犯陳振聰母親出殯,當局拒絕讓他去送母親最後一程。這個陳振聰,當年贏得富孀龔如心青眼,獲贈金玉滿堂,最後明知當局有意染指龔如心遺產,還妄圖爭奪,結果聲名狼藉之餘,陷身囹圄,很多人都說活該。但我實在不明白,容許陳振聰給母親送殯,有甚麼敗俗傷風。香港長官梁振英競選時,特別提到他已故的母親。中共中評社有評論說:「梁振英宣布參選那天,提到紮腳母親,一度嗚咽,流露了真性情。」梁振英的孝道是假是真,看看陳振聰的遭遇,就可找到答案。
舊中國沒有民主,但有人性。新中國可不同。中共之下,兩者都不許有。

古德明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