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沙田鄉事委員會近年內鬥不斷。排頭村早前因沙田區議會支持橫跨排頭村建行人天橋,而與沙田鄉委會代表鬧翻,更捲入誹謗風波。排頭村近月再指沙田鄉委會將鄉委會大樓大縮水,分建為三座丁屋,浪費該村捐出的用地。沙田鄉委會執委會主席莫錦貴直認籌不到錢,稱日後約百名村代表將要分散於三座丁屋,透過視像開會。
記者:袁柏恩
沙田鄉委會位於沙田港鐵站旁的原會址建於五、六十年代,已日漸殘舊。排頭村原居民村長藍玉棠表示,排頭村約10年前捐出村口一幅原為鄉村用地的土地,撥回予政府,再以短期租約形式批予鄉委會使用,該土地約7,750平方呎。
當年鄉委會承諾,土地將用作興建一座三層高大樓,料可成為排頭村地標。去年鄉委會執委會卻突宣佈將新會址面積一分為三,改建三間丁屋,每間約700平方呎。藍玉棠質疑,鄉委會態度轉變令他們難以向同意捐地的村民交代。
要用視像開會
另一原居民村長藍戊發質疑,當年決定建新大樓,是因現會址地方淺窄,每次召開村代表大會時,只能一字排開或借用區議會房間,若日後分為3間丁屋,會議室將較現時更細,恐只能分散在三屋分組討論。他們認為若新會址只是三間丁屋的規模,根本毋須徵用排頭村土地,應將土地交還該村建丁屋。
2010年出版的沙田鄉事委員會刊物仍顯示,新會址將建成一座設電梯的大樓,底層為多功能室,一樓為辦公室及小會客廳,頂層則是大型會議廳,備先進影音設備和完善隔音系統等,全座大樓採用大面積節能玻璃。
藍玉棠指,排頭村近年在鄉委會孤軍作戰,無論是興建天橋橫跨排頭村,抑或在該村範圍內建骨灰龕,均無其他村代表為他們發聲,「自從政黨入咗嚟鄉委會後,我哋嘅團結就不一致。」他指不少村長近年靠攏民建聯,沙田區議會內亦充斥建制派,未有埋堆的排頭村被排斥,意見不獲重視,天橋事件中,排頭村亦未被諮詢。
對於排頭村指控,沙田鄉委會執委會主席莫錦貴坦言,縮小規模全因籌不到錢,建築費原預算約2,000萬元,目前只籌到500萬元,鄉委會擔心成為新界鄉議局大樓超支翻版。「鄉議局話用2,000萬元,最終起咗2億元!」他否認未有知會排頭村,反指對方「鄉委會同意嘅,他們就要反對」。對於新會址地方較舊址更狹窄,莫指會有辦法,「我哋可以搵視像嚟開,分兩邊嚟坐,我哋冇辦法,真係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