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鯊魚相比,地上生物遇到截然不同遭遇,就算是瀕臨絕種,全國不到20隻的斐濟冠鬣蜥(Fiji Crested Iguana),政府仍坐視不理。擁有瀕危物種生物管理文憑的Ramesh Chand,顯得非常憤怒,從前去信政府,要求加強保護雀鳥和爬蟲類生態,後來索性自行創辦一個生態公園Kula Eco Park,與澳洲和新西蘭大學合作保護生物。
Kula Eco Park 位於本島Viti Levu近Sigatoka,是前往Pacific Harbour必經之路。「公路」上,時速不能超過80公里,沿路兩旁都是樹木,心想,那麼多樹,怎麼留不住鳥兒和冠鬣蜥呢?「你看!狐獴!」司機在半睡的我旁邊叫了句。「狐獴(Mongoose)繁殖力強,最愛吃雀仔。」為何不殺牠?「不能破壞大自然規律。」 Kula Eco Park 由Ramesh與一名朋友自資創立,目前是南太平洋島國唯一的生態公園。「與香港一樣,斐濟曾是英國殖民地,是以引入觀鳥活動,我從小學起,就喜歡觀鳥。」
Ramesh是斐濟印度人,四代之前由英國人送來做種庶糖農夫。「小學時,我住附近,每天總有雀鳥喚我起床,近20年,伐木過度,雀島難於棲息,在外島Monuriki的斐濟獨有冠鬣蜥從1998年的120隻 ,跌到2012年的20隻。」 2004年,國際特別種類蜥蜴組織(IUCN SSC Iguana Specialist Group)與Ramesh合作繁殖和保育。「幼小冠鬣蜥很易夭折,加上有天敵狐獴虎視眈眈,2010年起,找到悉尼動物園Taronga Zoo研究,開始做繁殖,三年間33隻蜥蜴順利活下來,比原居民還要多,今年更得到荷蘭蜥蜴基金贊助繁殖費用。「我出了報告給政府,石沉大海,沒人關注。」現在,一入生態公園,可親手接觸其中兩隻冠鬣蜥,牠倆是兄妹,男叫Ben,女叫Gwen,日日被人玩,全不怕人類,還隨意在你身上爬來爬去。
沒有雀鳥的,還是斐濟嗎?
除冠鬣蜥外,生態公園有很多雀鳥,部份是瀕臨絕種。「南太平洋盛產水果,固有好多鸚鵡生活於此,斐濟常見有八種,最不幸成為商品是Red-breasted Musk Parrot,毛質鬆軟,一身集紅、藍和綠色,層次分明,農民為生計,設籠活捉轉售,嚇得牠們不敢再來,令斐濟鸚鵡越來越少。」暫時,他們未有能力繁殖鸚鵡,只是教育農民不要活捉,發現有受傷的鸚鵡就送來飼養。同樣地,貓頭鷹也大受威脅。
說到底,保護環境,由教育做起。為讓有更多中小學生來免費參觀生態公園,基本上,在126港元入場費,扣除百分之30交稅給政府,其餘全用在公園和為學生租用旅遊巴往返學校和公園。「在斐濟,學校未能付上三數百港元租一架旅遊巴接送學生來參觀,更遑論由家長付錢。」若由偏遠地區學校來參觀,車費更高達三千多港元。「希望他們長大後,有一份愛心保護斐濟的野生環境。」
Kula Eco Park
入場:$126
網址: http://www.fijiwild.com
酒店加入環保大軍
看到有人認同,Ramesh很開心,「以前,我找五星級酒店合作為住客辦公園導覽團,常常觸礁。」找了數年,剩下對面街Outrigger On the Lagoon, Fiji有興趣,他們每晚都派導覽團帶冠鬣蜥入酒店,在餐廳旁擺檔,為住客解釋斐濟目前面臨的環境破壞,逢星期五更有參觀團。「四年前,酒店換了澳洲人做經理,他以保存斐濟文化為己任,逢星期二是斐濟文化日,活動包括探訪附近村落、傳統踏火表演、製造傳統手工藝品等,他聽我建議後立即支持。」生態公園開了17年,今天略見成績,若沒有他,恐怕斐濟只剩下了無生氣的森林。
Outrigger On the Lagoon, Fiji
房價:雙人房每晚$1,900起
地址:Sydney Drive, Off The Queens Highway, Sigatoka, Fiji
網址: http://www.outrigger.com/hotels-resorts/fiji/viti-levu/outrigger-on-the-lagoon-fi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