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首份工作報告 破20年傳統李克強避提GDP指標

上任首份工作報告 破20年傳統
李克強避提GDP指標

【兩會聚焦】

全國人大會議今日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總理李克強將發表上任後首份《政府工作報告》。消息指李的工作報告將一反過往傳統,不會再對今年內地的經濟增長作具體預期,即避提GDP預測指標,代之以「合理幅度」表述。專家認為,由於今年國內外經濟形勢面臨諸多不穩因素,中共新領導提倡「底線思維」,做最壞打算,同時還可減少市場衝擊。

近20年來,每年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都會對來年經濟增速提出具體指標,作為指導未來一年經濟發展目標。早期這一指標有指令性、約束性,近10年變為預期性、指導性;最近兩年又在預期性、指導性上,加上「左右」這樣的彈性表述;但不管如何,報告提出GDP指標就像一面旗幟,成為中央和地方官員們追逐的目標。
據透露,今日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極可能拋棄近20年來一貫做法,不再對來年經濟增長提出具體目標數字,設定諸如「GDP增長7%或8%」這樣具體的數量目標,而代之以一個「合理區間」表述。換言之,習李新政府要從政府工作報告綱領性文件中,體現「不再以GDP論英雄」的思維轉變。

李克強(右二)昨參加政協經濟小組的分組討論,與委員就經濟發展和深化改革等問題展開討論。

當局「底線」不低於7%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指,中國經濟運行存在下行壓力,部份行業產能過剩,宏觀債務水平持續上升,結構性就業矛盾突出,加上世界經濟形勢存在不確定因素,中共新一代領導人提倡「底線思維」,「做最壞打算」,故總理工作報告會以穩定為主,強調增長質量而非數量。汪認為不提增速不等於心中沒數,GDP增速不低於7%,或許是當局的「底線」期待。
香港經濟學家關焯照表示,GDP增長目標由實數改為一個上下限範圍,用意之一或在減少市場衝擊。因內地經濟下行乃事實,若繼續以實數作目標,一旦預測較市場差,定必引發市場震盪。相反如以上下限範圍表達則較靈活,易管理市場預期。中大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客席講師黃元山亦指,這種改變可讓中央在定立政策時靈活性增加,令經濟改革更穩定。
過往多年,總理工作報告預期的GDP增速,與之後國家統計局的實際統計均有一定出入,例如2010年預計是8%,結果實際達10.4%,相差達2.4個百分點;2011年相差也有1.2個百分點。每次預期數字或實際結果出來,都會掀起市場波動。
新華網/《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