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塗鴉大師在香港街頭留畫,結果被有關部門迅速剷洗。大師得知之後表示非常難過,因為他在世界各地60多個城市塗鴉,從未遇到過如此「有效率」的政府部門,令他的作品如此短命。
半個月前在阿根廷旅行,無論是邊陲小城烏斯懷亞,還是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大街小巷,隨處都見塗鴉,尤其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塗鴉更是盛況空前,幾乎有牆壁就有塗鴉,到了著名的保加區,街上的塗鴉規模更大,許多圍牆都如大型藝術畫展,十分壯觀。
其實塗鴉也可視作城市裝飾,好的塗鴉作品可以為城市增加色彩和活力。許多塗鴉裝飾了城市,更成為留影勝地。這種無組織無紀律的街頭藝術,除了顯示那個地方人民的創意,同時也顯示政府對待藝術創作的態度。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朋友說,他們的市政府也會出手清洗塗鴉,但那都是在塗鴉實在氾濫的時候,但這頭清洗,那頭新畫又至,於是清洗也都不當真了。於是塗鴉也就成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風景,遊客至此,見到好看的塗鴉多會站在前面拍照留念,有水準的塗鴉,都留着不剷,有時一條街就成了一個天然藝廊。
香港對於美術的疏忽,從中小學就開始,香港連教育當局的美學概念都那麼薄弱,那也就難怪負責「清潔香港」的部門有潔癖。剷走街頭塗鴉的也是一片好心,他們總以為乾乾淨淨就好了,他們哪裏知道美學的價值。在香港,連大衛像都要遮掩下體,世界名畫上的女人都不可「公開露乳」,政府見識就是這等水平了,你又怎能再怪清潔工人工作太努力?法國塗鴉大師在香港留畫,那就叫「選址錯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