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和系舉行業績記者會,最矚目的焦點仍然是誠哥的金句。「香港𠵱家係,有能力嘅人唔出聲,冇能力嘅人就爭住做!」各界紛紛揣測,究竟誠哥所指的是誰。
是梁振英?又或者是任何人?當然,有些事實點到即止,大家也不期待誠哥作指名道姓說誰是無能之輩;之後一天補了一句梁振英已經很努力,其他就由得大家自行聯想,對號入座。
不過,我覺得最值得大家擔憂的是成本上升,建築成本高過地價。新地星期五公佈半年業績,同樣有提到成本上升的問題。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就連政府項目的建設成本也大幅增加。未來幾年將進入基建高峯期,有沙中線、高鐵和西九,可以想像得到人手短缺的問題將會多嚴重。
建築人手短缺迫在眉睫
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都沒有具體提到輸入勞工。有政圈消息人士說,這個問題大家都知道迫在眉睫,可是在當前的政治環境下,又有誰膽敢得罪工會?政府可以當作看不到問題,但資金也可以選擇投到其他地方。
發展商是計數的動物,利潤不吸引,可以索性不做;最終,單位供應量不足,政府就有大條道理去增建公營房屋。
另外,發展局找來的住宅地,尤其是要來起公屋的,大多是條件欠奉,也不適合做大型建築;已經有估計,這些發展局找來的地,都是豬頭骨,發展成本亦會比一般的樓盤高。但不打緊,反正納稅人人埋單,對不對。
建築業人手短缺,不是新鮮事。鄰居Alison很久之前,講過大學生做扎鐵收入比做白領好。其實,現在就連開的士的司機,也越來越多退休人士。年輕力壯又有能力的,都跑去做更舒服的工作,要長時間、體力勞動的,難以吸納人手。
我舉腳支持開寬引入更多勞動力,減少無謂的行政關卡。當然,政治障礙不得不考慮。但假如每個外勞都加一個金額的外勞稅,得來的稅收用來做培訓之用,不知道工會又會否有談判的空間?事實上,外傭稅的錢,現在也透過再培訓局利益轉移到工會開辦的課程。
說到底雞髀打人牙骹軟,真金白銀當前,政客應不會企得太硬。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