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善心人承受喪親之痛,捐出離世家人的器官遺愛人間。瑪麗醫院上周進行3宗心臟移植及1宗雙肺移植手術,創下一周進行最多心肺移植手術紀錄。器官由死者家人主動捐出,包括一名13歲男童。有參與手術的醫生預計未來換心及換肺手術增加,心胸外科人手及深切治療(ICU)病床不足,要求醫管局盡快增加資源。
記者:陳沛冰
瑪麗醫院上周日先為一名50多歲男病人換心,他兩年前心肌突出問題,安裝了左心室輔助器支持心臟,半年後輪候換心。此類病人一般體形高大,需要較大的心臟,較難輪候到合適的心臟。
三死者家屬主動捐器官
上周三該院則動用兩組合共19名醫護人員,一組為男病人換心,另一組醫護則為一名女病人進行雙肺移植手術;周四再為一名50多歲心衰竭的女病人換心。該女病人曾進行心瓣手術,但後來出現心衰竭症狀,需經常出入醫院,已等候換心半年。
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部顧問醫生何嘉麗表示,4名病人移植的器官來自3名死者,令人感動的是,今次器官捐贈是由3名死者的家屬主動提出,「佢哋知道病人唔可能返轉頭,叫醫護人員去搵器官移植聯絡主任」。據悉,3名死後捐器官的病人分別是13歲男童、40歲女士及50歲男士。
四宗非緊急手術須取消
她指出,現時該院心胸外科人手不足,只有4名醫生能獨立進行換心或換肺手術,仍需要額外1至2名有經驗的心臟專科醫生,及最少1至2名麻醉科醫生,但因心胸外科工作辛苦,願意加入此專科培訓的年輕醫生不多。
另外,該院心胸外科深切治療部病床也不足,上周為了進行上述4宗移植手術,需要取消4宗非緊急心臟手術,以免病人手術後無法接受深切治療。在人口老化下,患心臟問題的病人越來越多,若經常取消非緊急手術會影響病人。
去年該院共進行13宗換心及4宗換肺手術;今年至今進行5宗換心及1宗換肺手術。何嘉麗表示,市民對捐贈器官意識提高,醫生對甚麼情況下應將心衰竭病人資料,轉交瑪麗醫院評估是否需換心的認識也提高,加上院方稍後引入新技術改善屍肺功能等,相信捐贈者及需進行移植手術的病人增加,預計未來換心及換肺個案均會上升。
她指出,院方已向醫院管理局申請增加醫護人手、深切治療部病床及手術室節數,以應付換心及換肺手術。換肺手術較換心更困難,希望可培訓更多醫生為病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