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至千禧年初,雙箭頭仍屬主流,並盛行一高一矮的配搭;捷克黃金一代的「真高拿x巴路士」、帶領新特蘭爭逐英超前列的「昆尼x菲臘斯」,抑或叱咤英格蘭多年的「希斯基x奧雲」,前者作柱躉衝頂,配以後者入楔破門,相當煞食。隨着現代球賽囤重兵於中場,加上地面傳球踢法當道,高大中鋒失去前線拍檔掩護,既要搶點迎頂,亦要兼顧保護皮球及傳球,與後上隊友作配合。相對下,1米8至1米9高的中鋒既有身高優勢,動作亦不失靈活;如去年歐聯決賽,拜仁的文迪蘇傑及多蒙特的羅拔利雲度夫斯基分別高1米87及1米84,正是當代中鋒的表表者。
不過,英超仍立足了兩位「兩米高鋒」。2米01高的史篤城前鋒高治馳騁英超多年,今季已射入6球,但他對這個「單打獨鬥」的年代也有感受:「那種孤立無援的感覺,就像有人說『接受它吧』,叫人苦惱。」愛華頓在1月借得的2米03巨人拉仙拿查奧爾,則在英足盃處子戰以後踭入波,首戰英倫即有好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