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大貶值打熱錢 外資買理財產品 變賺息蝕滙

人幣大貶值打熱錢 
外資買理財產品 變賺息蝕滙

【本報訊】兩會前夕,人民幣在岸價(CNY)昨早一度暴瀉524點子,至每美元兌6.1808人幣弱位,較中間價急挫0.96%,挨近每日升跌幅最多各1%的跌停區間,是滙改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中外財資界相信,人行以無形之手推低滙價,除部署擴大波幅外,同時亦驅趕在內地理財產品「搵食」的海外流入熱錢,令其即使賺了高息亦要在滙價(兌回美元流走時)損手。
記者:劉美儀

人幣中間價昨早雖回升10點子,但在岸價一開市即風聲鶴唳,午後才逐步喘定,收市報每美元兌6.145,跌166點子,本周內人幣貶值約達1.5%。

人民幣在岸價昨日曾一度暴跌,有市場人士猜測是人行以無形之手推低滙價。 李潤芳攝

單日跌幅創紀錄

離岸價本周初,曾受人幣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TRF)等斬倉而大幅插水,但「洗倉」已大致完成,昨亦未見受內地滙價太大牽動,除了較中間價跌幅創紀錄,早段最弱見每美元6.1335人幣外,中午至尾市徘徊6.12位置。每百港元昨兌78.86元人幣。
有接近內地市場的交易員透露,去年下旬,不少熱錢藉假貿易單據流入國內,由於內地A股不濟,人幣期權衍生工具亦不及離岸市場容易參與,當局分析,相當部份熱錢進入內地高息理財或信託產品,近期人行「鍊」中間價及干預滙價轉弱,既可部署波幅擴大時,在岸價不會一下升穿6算,亦可清洗在理財產品獲利熱錢。
人行在2012年4月,將人幣滙率每日升跌區間,由0.5%擴大至1%,根據《彭博》向29名分析員所作調查,當中20人預期下季度會擴大波幅區間,逾七成認為區間會擴大至2%。昨日滙市最混亂時期,有傳聞更指未來兩日會擴大波幅。
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同意,人行近期行動,是打擊一面倒賭升值的不受歡迎套利活動,但目標非針對離岸市場的結構期權合約TRF(因屬海外),而是去年末季藉「發水」外貿單,打入內地的外滙熱錢,當中相當部份停留在理財產品賺息賺滙。
恒生銀行(011)人民幣業務策略及計劃部主管顏劍文則指,外界估計當局趁兩會提案前,是適當時機調整人幣中間價,及測試市場對擴大波幅的接受程度。
東亞銀行(023)貨幣及利率交易部主管陳德祥說,市場猜測兩會後可能是擴大政策出台時候,故昨日「重鎚」干預,儘管人幣長遠升值前景不變,惟短期內人行清理投機盤,故即使滙價企穩,亦不敢貿然大幅回升。署理銀行公會主席李永逵預計,近期人幣波動,是人行為擴闊浮動區間所作的前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