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字部:當甜品搭上茶

食字部:當甜品搭上茶

品茗一向給人老派、悶蛋的感覺,中國茶不像西方的葡萄酒與佳餚配對般變化多端,它只宜配上中國點心。若你仍停留在以上的想法,你確實是一派老式中國人,思想封建、守舊。誰說中國茶不能配上西式甜品,這種奇妙的中西結合,迸發出的火花,刺激着味蕾的深處,那種味覺的衝擊,震撼得令我忍不住大叫:「妙哉!妙哉!」
記者:區佩嫦
攝影:劉永發、陳國良

茉莉仙桃並不像典型的長條形茶葉,圓球的外形綴以紫色及橙色花朵,時綠時青白的茶葉條索,茶香不算太強烈,卻帶優雅的花香。當明茶房總監麥蕙蘭(Vivian)把這個茶葉球放進馬天尼杯中,沿着杯邊加入熱水,它竟然緩緩綻開,細看下猶如水中花般,煞是好看。呷入口,那陣清香的茉莉花味一湧入喉,正在享受着那種春花的滋味時,冷不防Vivian遞給我一片70%的黑朱古力,並說:「嚐一嚐,說出你的感覺!」我戰戰兢兢地放入口中,朱古力在舌尖上慢慢融化,其甘苦味道竟變輕了、變得溫柔了,似有若無,但還可品嚐到可可豆的香與滑,感覺奇妙、舒服。「這便是中國茶與甜品的微妙之處!」Vivian道出兩者的關係。茉莉仙桃屬於窨花綠茶,是百合、千日紅、綠茶芽茶手工紮作成球狀,再以新鮮茉莉花蕾六次窨製(窨,音陰,即混合以呼吸香氣)而成, 味道帶茉莉香又帶點花蜜香,這種香衝擊着朱古力的甘,比葡萄酒配對或者咖啡配對更加奇妙。

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員在短短三小時間因茶而結緣。麥蕙蘭(左二)認為茶不只是喝,還可以吃,她會叫學員先品嚐茶葉的味道,原來茶葉脆脆的,有的很香,有的帶澀。

明茶房負責人麥蕙蘭積極將中國茶形象表達得更活潑有趣,又不失傳統。

Abby Manthey來自美國
覺得工作坊很有趣,最愛龍井與雜莓馬卡龍撻的配搭。

Marietta Chong來自新加坡
從工作坊知道不同中國茶的味道,最愛古方鐵觀音配朱古力慕絲蛋糕。

龍井與馬卡龍撻最合拍

這兩個奇妙組合,是嘗試了數百款甜品與茶的配對而成。「茶本身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香油、維他命等,沖泡的茶湯帶點香氣又有點苦澀,正好中和甜品的甜膩,道理如日本人愛以抹茶配和菓子,只不過我配上西式甜品來個中西合璧。至於外國人慣常用咖啡配甜品,我覺得咖啡澀太強烈,完全沖走甜品的香與甜,效果不理想。」Vivian作多項嘗試後得出一個簡單的總結,溫柔的配濃味的、鹹香的配帶果仁的、厚身的配甜膩的。
再以明前龍井為例,慢慢細味乾茶葉,醇香的茶味下竟隱隱嚐到穀物香,還有點鹹香的餘韻,Vivian指出,正因為明前龍井帶麥皮般的穀物及鹹香,配上含有果仁的甜品,可達至相輔相成的感覺。而我更覺得龍井活化起榛子千層酥的果仁味,又減輕了榛子醬及焦糖醬的甜膩感。不過與我一同上工作坊,來自美國的Abby Manthey則認為龍井與雜莓馬卡龍撻的野莓最合拍。「可能我愛吃水果,覺得莓香的甜度與茶的清新感覺很匹配。而我亦沒想過,中國茶有這麼多學問,而且還與西方甜品這麼配合,真的很有趣。」的確,呷着醇香的茶,吃上一口甜點,為味蕾帶來久違了的新鮮感,還帶來了驚喜。

古方鐵觀音 × 雜莓馬卡龍撻

馬卡龍撻底為朱古力,但朱古力味被雜莓的酸甜與吉士醬搶去不少風頭,Vivian推介這款以木炭火焙烘15小時而成的安溪鐵觀音,味道帶點焦香,像Espresso般,能和合雜莓的酸度及吉士的濃甜,帶出莓的鮮味。

$360

茉莉仙桃 × 70%黑朱古力

作為窨花綠茶,除了外觀吸引外,那陣茉莉的花蜜香更叫人着迷,伴以70%的黑朱古力,甘澀味大大降低,但朱古力味仍然突出,整體感覺舒服。

$260

明前龍井 × 榛子千層酥

採摘清明前的一芽二葉的龍井新葉芽,置室內陰處凋萎後,以兩次中低溫手炒而成,其烤穀物的香氣迸發出果仁的芳香,亦減低了榛子醬及焦糖醬的甜膩感覺。

$480

勐海金尖普洱 × 海鹽及胡椒味白朱古力

屬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普洱,入口濃郁厚身,不像一般普洱般霸道,可中和白朱古力黏口的感覺,且鹹香充斥着口腔,最後胡椒的餘韻,令身體洋溢着暖和感覺。

$680

明茶房

地址:太古船塢里8號華廈工業大廈12樓D室
*品茶配法式甜品工作坊(配三款甜品、四款茶),每位$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