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PENDER:自駕遊走遍中國

BIG SPENDER:自駕遊走遍中國

經濟師的職責,就是要分析地區以至全球經濟時局,作出預測,好等金融機構或政府能好好部署;信步而行,他似乎跟經濟師的「天職」背道而馳。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前年在轉職期間迷上內地自駕遊,一見有心水行程便即興出發,走了五萬多公里路,看到了中國之大──不但是幅員上的遼闊,更是生活的差異。由內陸到沿海,「是新石器時代到iPhone的過程。」

記者:郭瑋瑋(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

曾在美林和渣打擔當亞太區總經濟師,現為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2010年首次在中國大陸自駕遊,來回深圳和廈門。2012年開始長達14個月的自駕長征,走遍中國大江南北,年多下來,就只差海南和新疆沒去。

別說是經濟師,即使是普通人如我,面對未知狀況都會有猜測或假設。今次訪問關家明,第一個問題是「你是否很愛開車」,和預期相反,答案竟是:「我唔係好鍾意揸車㗎!在香港我都沒有車。」真是跌到一地眼鏡碎。「以往也只是放假一家人到美加、歐洲和澳洲自駕遊,在機場取車後才決定去哪裏,有時酒店都不訂,直接去camping ground露營。」他一直想,如果在內地能這樣玩也不錯,內地同事都是自駕遊愛好者。後來發現換內地車牌比想像中簡便,2010年取牌後,便跟太太開車由深圳來回廈門。

窮得只剩下一條褲子

令他踏上內地自駕長征的,卻是兩年後的一個契機。關家明2012年離開渣打,兩個女兒當時都畢業了,經濟負擔沒那麼重,便沒急着馬上搵工。「廿幾年來第一次!」剛好在美國志願組織工作的大女兒到內蒙實習學microfinance,兩夫婦又未去過內蒙,便藉口探女兒,順便自己去玩,「十天玩了內蒙、寧夏、陝西和山西,一玩便上癮。」上癮便是驚人的一玩14個月,他解釋,也不是天天人在旅途:「真正由早開到晚的日子,其實大概一百多天,旅程之間便回香港,即興便隨時出發;只有去西藏是預先計劃好一點。」
在中國的公路上,開了五萬多公里路,讓關家明深深感到,中國很大;不但是地理上大,人們生活的差異更大。他慨嘆,在博物館看到古人是如何生活,到偏僻村落一看,發現原來博物館裏所見的仍存在;去大城巿,又是另一個世界。「就像是由新石器時代到iPhone的旅程。我之前也有去過山區助學,見過有村民,窮得全家只有一條褲子。可是這些東西你看不見,就不記得。中國有些地方真的很窮,但也有相當多人生活簡單,卻自得其樂。」像他遊河北號稱與張家界和丹霞山齊名的嶂石岩,便遇到個茶水檔的老婆婆,一年有七、八個月都獨自留在山上,一個人賣酒水乾果給遊客,丈夫每周揹着貨物走幾句鐘上山為她補給。山上沒水沒電,一天最多只有幾個客人,一個人不只孤單,晚上還有豺狼;但婆婆仍很快樂很開朗。「她花那麼多力氣揹的瓶裝水,售價跟山下只差一元,跟你談得來還送給你喝,不像香港人做生意計到盡。」關家明算過,婆婆一年要交千多元租給政府,所得僅夠餬口;但她不在乎賺多少,「最開心是兒子不再在煤礦打工,轉為到城裏做司機,安全得多。」關家明說,因為語言通,也有文化背景,在內地旅行可跟當地人溝通,比去其他國家更能深入了解風土人情。

要慳錢 搞個傷殘證?

語言通,固能讓我們見識好人好事,光怪陸離的亦然。關家明說自己被人「呃唔少」,像小城鎮便特別多人用假鈔,甚至有人教他出蠱惑:一次到河南某古城的農家樂(即觀光農園),跟三十多歲的年輕主人聊起來。「他說自駕好玩,但門票貴,我認同這是最大開支。他就教我一招:搞個傷殘證。我說,不傷不殘怎搞?他便說,傷殘不一定是肢體嘛,況且不用正式搞,買一個不成嗎?還說可以幫我們搞。後來還自爆他的車牌都是假的!他完全覺得是很自然的事,去考車牌才是奇怪。」又有一次由內蒙去北京,走錯了進京的運煤車路;一輛電單車駛來,告訴他「你糟糕了」,前面三十多公里都是煤車,一塞就是幾天。「那電單車司機其實是做生意的,花兩百元帶你出生天,但明明就沒路,怎走?他說,對面線是空的,走那條便行,即逆線行車!我問怎保證我不會停牌?他說我收你兩百,只袋一百而已!即另一百元是用來疏通。」在中國,果然是乜都有可能。
Everything is possible,包括遇上高清的珠穆朗瑪峯景色。關家明在內地自駕遊的「畢業試」,就是開去西藏,由成都318國道入,經青藏公路出青海,先要克服高山反應。「最初兩三天有反應,呼吸辛苦一點,晚上起床去廁所都會氣來氣喘,只好盡量放慢動作,不要四圍走。那些地方不是一有事便能搭的士走,一有團友出事就不能繼續,所以我們都很小心。」最高的一點,就是海拔5,200米的珠峯大本營。「在四、五千米之間大風大雪,我們都遲疑上不上去;好在有軍車走在前面,幫我們開路。過了之後便天朗氣清,像另一個世界。」當日剛好遇上來考察的科學家,他們說來了七、八年,這才第一次見到珠峯;關家明第一次去,就由早上到黃昏都看到。「不只看到珠峯,還看到一排八千多米的山,下面是雲海。這景像真的一生人只能見一次。」開了8,318公里路,經過川藏公路數個跌下去粉身碎骨的「天險」路段,能看到此般景色,也是值得。

取道四川入西藏,圖攝於四川康定縣高爾寺山。

1.川藏公路
川藏公路上不只有開車自駕的遊人,還有無懼高山風雪的單車驢友。

2.納木錯湖
關家明說不只納木錯(圖),西藏的湖全都潔淨無染。

3.珠峯
往大本營的路上,珠峯彷彿伸手可及。

4.貴州
旅途中,關家明接觸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在貴州就遇上了這些布衣族小女孩。

5.甘肅
有1,600多年歷史的麥積山石窟,194個洞窟裏藏了許多塑像和壁畫。

6.內蒙古
除了產煤,內蒙也是內地風力發電產能最大的地區。

最怕是「人險」

在內地開車,我們最怕的應該不是天險,而是「人險」。關家明聽過,在內地駕車有人自己衝出來俾你撞,有的掟隻死雞出來入你數,自己倒沒遇過。「我覺得最易出事是自己開車精神不夠,超速。在內地,驚險鏡頭反而不及美加多。在內地你會很alert,外國出事機會反而更大。」他上網找過交通意外死亡率的數據,「中國是發展中國家裏最好的,不過數據水份很高。我看過一個德國的study,比對內地官方數字和醫院數字,發現誤差率是百分百,即官方說死兩人,其實是死了四個。我把官方數字double了,也還不太差,基本上仍是發展中國家最好,甚至有一兩個indicator拍得住甚至好過美國。」經濟師果然是經濟師。

租「順風車」慳錢

關家明另一發現,是原來可平租回頭車(內地稱「順風車」):「 異地還車(如在昆明租車,於成都還車),一般要算回程的價錢;租車公司可以把車留在異地再租給別人,但因為車牌不同的問題,通常想有人開回原地。」租「順風車」有幾着數?以內地最大的汽車租賃公司神州租車為例,所有順風車不論途程、車種,一律收100元人民幣;Avis安飛士租車更有「0元順風車」!當然,着數是有條件的:就是要在指定天數和限定總里程內完成旅程還車。「有時可能要你一天開七百公里路,走高速公路是可以的,但這樣就無癮。所以租車公司都flexible,你開慢點也行,多出的日數用正常價錢計便可。我試過租了架旅行車由昆明去銀川,才用了五百多元。」

免考試換中國駕照

持香港駕駛執照(私家車及輕型貨車)的港人,只要年齡在18至70歲、符合健康條件,可免考試換取有效期六年的中國駕駛證。申請人可自行到廣東省23個車輛管理所辦理,須帶香港身份證、回鄉證和香港駕駛執照正副本以及證件相;身體檢查則須在廣東省內各縣(區)級以上醫療機構進行,包括視力、辨色力、聽力等,毋須驗血。詳情可聯絡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網址: http://www.gdgaj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