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嶼都會或埋葬珍貴海筆珊瑚

東大嶼都會或埋葬珍貴海筆珊瑚

【記者蔡元貴報道】預算案提出大力發展大嶼山,五項填海工程估計合共填海達3,400公頃,其中「東大嶼都會」人工島初步選址的交椅洲,原來是一種香港罕見的海筆珊瑚棲息地。生態保育人士促請政府嚴格進行生態影響評估,以免珍貴生物埋葬於都會石屎之下。

遇威脅發強光擾敵

自然生態論壇發言人黃志俊曾經在交椅洲淺海水域發現一種香港罕見的珊瑚,名為海筆珊瑚。這種珊瑚形狀像一支古代的羽毛筆,多數單獨棲居於海底沙床上。牠們通常生長在水流較急的地方,遇到威脅時會發出強光干擾捕獵者的視線。
黃又曾在東涌灣紅樹林發現黑斑水蛇,這是中國廣東、福建和海南省沿岸地區的原生物種,保育級別屬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的「少受關注」類別,中國以外就只有印尼爪哇有紀錄。預算案已提出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在東涌以東及以西分別填海合共134公頃,以容納更多居住人口。

「再填海豚被趕絕」

這些生物,在大嶼山五項填海計劃一旦落實後,就有機會消失。黃志俊說,不希望在這些填海選址的海洋生態資料未清楚前,牠們已被填埋在人工島下。
黃志俊說:「政府成日要填海,佢哋思維裏面從來唔關注生態。大嶼山北部已經大量填海,再填落去,海豚就會被趕絕。」
預算案提出的大嶼山填海計劃中,首項落成的將會是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130公頃土地,預計2016年初完成。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政府會探討開發該人工島作購物、飲食、娛樂及酒店設施。而大嶼山的東北部欣澳,則計劃填海60至100公頃,發展遊艇碼頭等旅遊項目。寧靜的大嶼山,即將變成篋多過樹的旅客遊覽區。

黑斑水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