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去年先後整頓鐵路業、電訊業及石化行業等大老虎,大家普遍將一連串整頓行動理解為權鬥,新上任管理班子要借機剷除對手,要坐穩剛取得的「王座」。這個說法說對了故事的一半,惟故事下半部份卻更加緊要——新管理班子要藉今次整頓,培養出新一批聽話的國企。
一家國企老總的月薪只有區區數萬元,但他所控制的龐大企業每年盈利逾數千億元,所批出的合約,動輒亦達數百億元,試問付出與回報這樣不平衡,誰人忍得住不會從中抽水?既然個個老總也吃得肚滿腸肥,誰又會真心做好自己的工作?故中國新任管理班子上場後,急需在各大範疇換上自己班底,將工作機會留給有工作誘因的自己人,才能確保其指令能得到切實執行;同時,亦因老總們以往均很努力抽水,相關證據多的是,要將他們換下來簡直易如反掌,只是做與不做而已,還可贏得打貪名聲。
說遠了,說得太多政治,說回股票。一句到尾,現時多隻大老虎雖已被打散,但據了解,整頓仍在進行,這亦可解釋到為甚麼內地股票市場持續積弱,就是因大家也不知道,所持股價份會否被「選中」。所以,大家投資國企時,記得要將政治風險也計算在內,免得出事時,才埋怨自己無考慮清楚呢!
密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