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廢物設施造價狂升48億

處理廢物設施
造價狂升48億

【本報訊】財政預算案公佈投放300億元拓展廢物回收及處理設施,五項工程造價合共狂升逾48億元。當中焚化爐造價升32億元,至182億元;小蠔灣廚餘處理中心造價升幅逾兩倍,由4.89億元升至15億元;打鼓嶺堆填區擴建工程造價亦升4億元,由去年預算70億元增至74億元。屯門廢電器回收處理廠及將軍澳堆填區各升1億元。
消息人士強調,隨着人工物料不斷加價,工程費用上升是合理結果,上述工程將於今年上半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小蠔灣廚餘處理中心由不足5億元倍升至15億元,從事廚餘回收的香港有機資源再生中心行政總裁倪漢順指,2010年局方提出4.89億元工程造價過低,直言「冇可能」,令首次招標以流標收場,而15億元部份撥款或包含初期營運和補貼費用。環境局解釋4.89億元屬早期報價,造價隨物價改變而變動。

電動車免稅延長三年

打鼓嶺和將軍澳堆填區擴建工程去年在立法會闖關失敗,延遲一年後最新造價合共增加5億元。屯門環保園廢電器回收廠2011年造價4億元,但最新造價已達5億元。早前施政報告提出18區興建社區環保站,由於每間造價約2,000萬元,毋須向立法會申請撥款。
此外,電動車的首次登記稅豁免期延長三年,至2017年年3月底,以鼓勵市民使用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