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勞資雙方正就輸入外勞問題角力,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警告,個別行業人力短缺窒礙相關產業發展,例如建造業的勞工短缺會對基建工程造成影響,認為從外地輸入本地欠缺的人才和勞動力,對維持香港競爭力有一定幫助。據了解,政府現階段無意設立一套新的輸入外勞機制,但是針對建造業部份工種人手短缺問題,政府希望可以縮短申請審批程序,最快於3月底落實具體的做法。
消息人士承認,輸入外勞問題在社會引起高度爭議,勞資雙方必須達成共識才有望進一步推行。他表示,雖然現時僱主可以透過補充勞工計劃輸入外勞,但是只屬於小規模輸入,以新加坡為例,當地有37%的勞動力來自外勞,但消息人士承認,利用輸入外勞方法推高經濟增長會「上癮」。
加強零售業培訓
據了解,政府現時最着緊是建造業人手不足問題,擔心會影響工程進度,正研究如何加快步伐處理業界的外勞申請,最快3月底有結論。勞工顧問委員會勞方委員周小松表示,若部份建造業技術工種缺人,他不反對有限度引入外勞補充勞動力,但強烈反對連一些低技術工種也輸入外勞。
另外,針對零售業人力供應不足問題,曾俊華表示會加強零售業的職業教育及培訓,包括由專業學院提供零售業課程,推出課堂學習和職場實習兼備的先導課程,勞工處則會為業界舉辦大型及地區性零售業招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