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今年的經常開支首次突破3,000億,增幅達8%。曾俊華昨在預算案「呻窮」,「警示」指如政府開支平均每年增加7.5%,七年後就會出現結構性赤字。不過,有議員質疑財爺危言聳聽,鋪路向全民退保等長遠福利政策「落閘」。但經濟學者則指,人口老化下難靠年輕一代供養退休者,若政府收入減少,削減開支無可厚非。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指政府年年有盈餘,目前儲備更逾7,000億,「財爺話結構性赤字,但我見到係相反」,質疑曾俊華藉赤字作擋箭牌大削福利,甚至阻礙落實全民退休保障,「令大家有惡劣印象,覺得經濟環境唔穩定,將來退保唔好做咁盡」。
議員質疑阻落實全民退保
另一議員何秀蘭也擔心,曾俊華此說預告「就算唔減(福利)都唔會有嘢加」,但生活開支隨通脹上升,貧者越貧,基層家庭更難向上流動。她促政府公開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的研究報告,並考慮徵收大額股息稅,擴闊稅基及穩定庫房收入,「得一小撮人要畀,好過搵基層開刀」。
不過,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則指,結構性赤字雖不等於即時用盡儲備,但不排除持續赤字逐漸花光積蓄,「突然有一年經濟好差,可能已經使咗幾百億」。既然預視將來有可能出現赤字,便需審慎理財。
莊太量指《基本法》規定特區政府收入不能過於偏離經濟增長,故加稅非萬能,難免要從削減福利着手平衡收支,「未必係落閘,但畀個訊息大家,將來未必有好多糖(福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