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引入開放式私募基金

擬引入開放式私募基金

【本報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建議私募基金引入開放式基金公司形式,吸引基金來港註冊,下月進行市場諮詢。市場人士分析,新安排可以讓零售散戶投資者,也可以投資於私募基金,惟承擔的風險會較高;基金的市價估值亦較難評估。
瑞士域寶資產管理(亞洲)董事總經理李文杰稱,政府放寬私募基金以開放基金公司形式向證監會註冊,增加了零售散戶的投資產品選擇,但提醒這類私募基金以投資非上市企業為主,基金回報很視乎能否將投資項目上市或轉售,投資回報會較為波動。

無公開市價難估值

東驥基金董事總經理龐寶林同意,這類私募基金投資的非上市企業,在估值方面較難評估,沒有公開市價。另外,傳統封閉式私募基金持有年期一般長達3至5年,但這類開放式私募基金只要投資資產能套現或上市,投資者就隨時可進行賣買,交易較方便。這類私募基金逐漸為市場所接受,李文杰稱,「全球第三大退休基金──美國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投資於私募基金的比重,已由10年前的4、5%增至現時的7%」;另外國家主權基金亦增加在私募基金的投資。
曾俊華介紹,截至2012年底香港有45間銀行經營私人財富管理業務,所管理資產按年增長四成,達12.6萬億元。至於私募基金可以享有離岸基金稅務優惠,將會盡快展開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