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全面寬免ETF印花稅

倡全面寬免ETF印花稅

【本報訊】財政預算案昨日建議全面寬免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交易的印花稅,令港股成份較高的ETF,能夠降低交易成本。全球ETF資產規模由2000年不足800億美元,大增至目前逾2萬億美元;產品數量由百餘隻增至近5,000隻。業界相信,免印花稅可進一步提升ETF成交量。
ETF是由基金公司追蹤不同指數組合而成的基金,然後在交易所上市,用處是直接購買當地指數,而不用自行買入指數內的一籃子股份。最為港人熟知的例子便是追蹤恒生指數的盈富基金。按聯交所資料顯示,每宗ETF交易,買賣雙方均須分別繳納每宗交易總額0.1%的股票印花稅。
2010年政府將港股佔相關指數比重不高於四成的ETF寬免印花稅,安碩A50中國等組合內非港股的ETF已不用付印花稅,今年預算案寬免印花稅,港股成份高的ETF,例如盈富便直接受惠。

間接降MPF成本

以盈富過去一年總成交1,329億元計算,若買賣雙方均毋須繳交印花稅,全年便可為投資者節省約2.6億元。強積金(MPF)內不少香港指數基金,其實直接買入盈富,寬免亦可間接降低基金成本。駿隆強積金顧問行政總裁蕭美鳳指,不排除部份MPF的成本因而下降,但受託人會否減價則為其商業決定,惟對拖低整體收費機會不大。蕭美鳳補充指,匯豐旗下的指數追蹤強積金資產值較大,相信減價機會較高。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此舉可吸引散戶短線炒ETF,但對長線投資者影響不大。他又指因盈富有相當股數可直接向經營的基金公司道富換正股,基金可藉此節省買股的印花稅成本。另外,香港上市的ETF在美國亦有上市,但美國無印花稅,若香港免稅可以吸引基金客回港買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