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是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史提夫高根(Steve Coogan)這位前新聞節目主持,受到政治的風波而被炒,生活頓時沒有目標。有人說叫他跑步,他跑了,沒有甚麼改善,而他自己最想寫一本關於俄羅斯歷史的書,但誰想看?茱迪丹慈(Judi Dench)終於揭開五十年的秘密,找尋當年在女修道院中,被別人領養去的私生子。這樣兩個不相識的人,竟走在一起在茫茫人海中找尋一個不知是否存在,又或者不知變成是甚麼惡魔的人。
有追尋便有目標,史提芬費雅斯(Stephen Frears)沒有用悲傷的調子來講述這個追尋的過程,反而觀眾看到的是這兩個失落的人,因為有了追尋的目標,忽然生氣勃勃,傷感的時候很傷感,歡笑的時候很快樂。史提夫高根有份寫劇本,實在精采絕倫,自己演出自己寫出來的角色,自是得心應手,加上茱迪丹慈的出色演技,這是一個活靈活現的追尋,而不是在玩甚麼推理遊戲。
對於自己誕下私生子又無法把其養大,茱迪丹慈總覺得自己是充滿了罪孽,但她沒有責怪任何人,沒有怨天怨地,那份胸懷令你覺得她就只是想知道自己親生兒子的下落,而沒半點需要救贖的意味。當她走到教堂內的告解室,卻不知道說甚麼,而只是在哭,哭過了又去找尋。這位阿婆的性格也不悲觀,原來說起話來可以講個不停,甚至到處去跟不認識的人談天,寬大的胸懷讓她後來發現原來所謂領養兒童,是一種販賣賺錢的卑劣行為,也表示出原諒的態度,我為這個可悲又可愛的阿婆感動得哭了。
精緻的對白,生活化的演繹,順暢又時有神來之筆的場面,史提芬費雅斯的確有資格成為電影大師。當然這是有關人的故事,所以有部份地方是頗煽情,尤其回憶年輕的茱迪丹慈在修道院內的生活,便帶點煽情意味。然而,事實便是這樣,不如此處理又怎能有後來的追尋故事,怎能令觀眾明白人生中有很多苦難,甚至自以為背負着罪責,實際上只是一個制度下的悲劇,沒有甚麼值得呼天搶地,憎恨憤怒的地方。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