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鯉樂:培育參賽魚 四季飼養法不同

養鯉樂:培育參賽魚 四季飼養法不同

9月至11月

錦鯉成長得最快的季節,所以魚戶都喜歡把牠們放入野塘飼養,集中餵高蛋白質的增體魚糧。

12月至2月

錦鯉是冷血動物,氣溫低於15℃都不易餵食,會餵飼少量高纖維的魚糧。

3月至5月

錦鯉交配期和第二成長期。一般交配會分成兩條雌性與一條雄性一組,完成交配後會重新返回野塘並補充蛋白質。

6月至8月

高於25℃的夏季令牠們的新陳代謝速度減慢,會改用由胚芽做的魚糧。

賽前準備一年

身長20厘米的錦鯉、即約兩歲就可以參加比賽,五至八歲是高峯,準備出戰賽事的魚,要提早一年作準備。

1年前

把錦鯉從野塘帶回石屎池貼身照顧。

黃創增指,飼養決定影響長遠,而錯誤又需長時間才能修正,就像改變一個企業的文化。

九個月至半年前

餵飼「色揚」魚糧來催谷紅色。

三個月前

由於長期食用「色揚」會令白色變黃,所以要改用有美白作用的「白虎」魚糧。

一星期前

錦鯉會禁食,以防排泄物污染水質令比賽中的錦鯉不適。

潛質魚有樣睇

選魚亦是致勝條件,要注意以下幾點。黃創增說三家魚中,昭和的變化最大,每年都變,最多醜小鴨變美女的機會。

潛質

了解幼魚的父母,看潛質。

骨架

看骨架、頭顱和主脊椎,黃創增說頭越大越好、雙眼距離越遠越好,兩者是長得大的先決條件。

體形

肌肉型、肥胖的不好,過早發育會妨礙以後的發展。

顏色

看顏色的質感、切邊是否乾淨。有時幼魚的顏色未必明顯,最考經驗和眼光。

百萬個品種

錦鯉會因應牠的斑紋和鱗的狀態分成18個大類,而由於不斷有新品種由雜交而成,現時認知的品種已達100萬種。當中最普及的有紅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合稱三家魚。日本最有名的三大魚場板井、大日和岡山桃太郎中,板井以紅白最有名,大日和岡山桃太郎就以昭和三色最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