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實好看,眼前下着雪白的雪、大盤雪白的鹽、雪一般白豬腩肥膏,大概零度氣溫白得好一片乾淨!
不知就裏,只因賣相而驚喜的人;會得驚嚇,當發現實情為肥豬膏!
識貨者又當別論,美女室內設計師兼銅鑼灣樓上法菜餐廳 Le Marron 老闆娘 Yvonne Ho,不愧食家班,一見鍾情,自fb 照片定奪:明顯好嘢,請拿取更多資料……若試過,日後旗下餐廳大概提供不出奇。
可惜布達佩斯地標議會大樓背後市場只開週末,通知眾為食鬼時為星期日晚,次天尋來;檔攤拆盡,自己亦需趕路前往波蘭!
回憶珍品,那風景真叫人思念;連綿好幾檔專注賣肥得見白不見紅,五花腩只見白膏部份,他們用英語叫Bacon,事實英語系國家那得如此高飲食水平?
中歐一圈,自德國、奧地利、波蘭、捷克、匈牙利……都愛吃豬,一般認知不外乎鹹豬手,香腸,維也納炸豬排……誰又知道吸引力低匈牙利食際,不見國際經傳背後,民間竟然有一道與我們嶺南人豬油撈飯異曲同工肥豬膏多士?事實賣相水平相比我們高。
都是賣香腸、火腿或豬髀豬腩炒雜菜的檔口,旁邊多了一個大木雕出盛器,內置金黃豬油渣言喻此店非一般。如若加添專人主理一大塊一大塊雪白肥膏,那店水平想亦高人一等。看似簡單,專人以小小利刀純熟雕塑藝術品將肥膏薄薄捲出,輕輕置烤麵包多士上,心中初時還帶點忐忑,入口……唔,一片鹹香,潤滑輕盈;再吃幾份不覺油脂肉臭,竟然清香不凡。
匈牙利人除夾多士當open sandwich外,如何食用這片肥膏?相信加黑松露一黑一白置麵條弄一盤Pasta,不用牛奶油轉用肥豬膏加米煮成Risotto 肯定另類口感,那香氣口福,不用言語而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