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剛閉幕的索契冬季奧運會,運動員凌空翻騰的動作,裁判鳥瞰賽道等圖像,由無人駕駛的小型飛行相機代勞,而控制飛行的系統,由香港科技大學畢業生研發,再由飛行相機擔任攝影師,無拘束拍攝健兒美態,是該系統首次應用於奧運這類大型國際活動。
噪音少 成本低
索契冬奧在本月7至23日舉行,奧運會期間,有遙控飛行相機協助拍攝。形態恍如蜘蛛的飛行相機,機身有六隻機翼,中間核心的飛行系統,採用科大畢業生、DJI大疆創新科技創辦人汪滔的研究成果。該系統為WKM(多旋翼自動駕駛系統),於2012年中推出市面,售999美元,約7,750港元。
飛行相機體積小,噪音小,比傳統攝影師坐在直升機拍攝更安靜、低成本。飛行相機內置控制器,可計算飛行時速、高度及與操作員距離等數據,控制摩打,再由地面的操作員控制準確度。
DJI大疆創新科技發言人接受查詢時指出,美聯社在月中發表文章,介紹飛行相機在索契的拍攝工作及成效。DJI俄羅斯代理在索契向操作員查詢,確定是DJI的產品,是該產品首次應用於奧運這類大型國際活動。
發言人指創辦人汪滔及團隊負責研發WKM系統,該公司全球約有200個代理,售賣點遍佈美洲、非洲等,企業發展至有1,000名員工。DJI未來計劃把遙控飛行相機的科技再由深圳引入科大,讓更多港生得以一同參與研發。現時DJI的團隊中,有港人工程師參與,把小型飛行相機的性能改良,令拍攝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