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綫取得索契冬奧播映權,但觀眾想看的都沒法看到。熱門項目如女子花式滑冰賽事,既沒有直播,翌日的《黃金戰報》,也只播出奪金的17歲俄羅斯選手托妮科娃、以及屈居亞軍的金妍兒作賽的部份片段;賽前焦點所在的日本淺田真央,想看她如何敗陣,卻連一秒鐘的片段都沒有。
好了,到昨日凌晨直播閉幕禮,吉祥物北極熊吹熄奧運聖火,正想看牠會否重演1980年莫斯科奧運「米莎的眼淚」一幕時,無綫卻插播廣告,回來時北極熊傷感的眼淚已經流了,觀眾看不到那個鏡頭,主持仍在直說甚麼「好犀利!有淚痕㗎!」
索契冬奧北極熊流淚,是呼應34年前莫斯科夏季奧運閉幕禮上,吉祥物米莎(Misha)流淚的經典一幕。
冷戰時代,那一年的奧運首次由共產國家主辦。但之前一年的1979年底,蘇聯揮軍阿富汗。美國帶頭杯葛莫斯科奧運,結果五十多個國家響應;最終147個奧運會員國中,只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賽。
蘇聯雖然投入了巨額金錢舉辦奧運,但強隊缺席,令莫斯科奧運大為失色。開幕禮上,多個代表隊拒舉國旗,只帶奧委會旗幟巡遊;新西蘭更亮出黑色五環旗,抗議蘇聯入侵阿富汗。
蘇聯最後雖以80金69銀46銅雄霸獎牌榜,但閉幕禮上,《告別莫斯科》的歌聲中,表演者舉牌砌出的米莎小熊眨了兩下眼睛,流出了傷感的眼淚。這一幕,成為莫斯科奧運經典畫面,現在上YouTube仍可找到。大陸有評論就解讀說,這是不忿體育賽事被政治化、為人類隔閡而傷心的眼淚。
34年過後,蘇聯已經解體,俄羅斯由普京統治,索契冬奧被視為普京主義的表演舞台。但其間除發生Pussy Riot成員被鞭打、流浪狗被撲殺等負面新聞外,最後更以烏克蘭血腥衝突造成約百人死亡、親俄與親西方勢力令烏克蘭瀕臨分裂的局面告終。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以「普京的地獄」為封面,呼籲西方要強硬應對烏克蘭政府以至普京。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先下手為強,不點名警告普京,若向烏克蘭出兵,將鑄成大錯;如烏克蘭分裂,對歐美俄都沒有好處。
陳沛敏
記者